专题东瑞专栏

舌尖上的家乡情味

东瑞

 

 说香港是美食天堂,一点都不为过。除了中国大陆一些省份有代表性的美食,如北京烤鸭、饺子、四川担担面、客家梅菜扣肉、金门面线、云南米线、上海粗面、小笼包、海南鸡饭等等可以吃到外,还有世界各国著名的菜肴,意大利的披萨、日本的各种餐食、韩国烤肉、泡菜、星洲炒米粉、东南亚各国咖喱、越南汤檬、印度尼西亚巴东牛肉、黄姜饭等。

香港毗邻广东,本身传承的是岭南菜系,以港式饮茶文化为代表。但各国有代表性的美食品牌进军香港,算是比较顺利,有赖于香港人适应能力很强,味蕾尤其欢迎飘洋过海而来的舶来美食。

以我们家住黄埔花园为例,人口密集,家境中层为多,单是各类餐厅、食肆、酒楼就多达五十家。每天换,一个月都轮不完。当然,人性都喜欢尝鲜,最后还是会挑选几类自己最喜欢的,作为常用餐食。只是节日里的美食小店、大酒楼,照旧人山人海,仿佛吃饭不必钱。

论我们最习惯的,还是港式酒楼和印度尼西亚美食,前者我们算入乡随俗,全面接受了香港的饮茶文化;后者则是家乡情结,事缘周围结交了不少早期印度尼西亚归侨朋友,他们大都是出生或成长于印度尼西亚,六十年代归国而后又于七十八十年代移居香港的“天涯飘泊人”。不少人抱团取暖,酷爱吃印度尼西亚饭和特色菜肴,成了彼此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自从位于铜锣湾和尖沙咀游客区的印度尼西亚大餐厅先后结业,比较著名的以印度尼西亚菜肴为主打招牌的印度尼西亚餐厅就“渐行渐远”,居然令一些经常的捧场客有些失落。以往港式饮茶厌倦了,大家都会怀念起“家乡的味道”而约会都在这类富有南洋特色的餐厅饱食一餐,而今在彷徨中,一旦有新的印度尼西亚食肆,都会互通讯息,奔走相告。

那天,忘记了谁告知,在深水埗有家“AMIN”餐厅,老板是西加里曼岛(旧称婆罗洲)一带的老乡,专制作富有那区域的印度尼西亚特色饭,尤其是印度尼西亚的黄姜饭最负盛名。老同事老陈正好是那一带的,一时也很兴奋,大谈他老家的家乡味黄姜饭是如何开胃如何好吃。自然,我们也都是此佳肴的捧场客,特地搭地铁几个站去试尝。餐厅虽然在大街,但处在街尾,门前较为冷清。

那招牌有点残旧了,餐厅内的陈设也都比较简陋狭小,但食客都操着家乡话,吃得津津有味,凭着这份情谊,生意居然不错,我们多买一份黄姜饭分享老同事,他也赞不绝口,后来我还搭地铁去买,作为探望病中大哥的“礼物”,似乎比什么都好。再后来,餐厅老板也许觉得餐厅发展下去,会有前途,决定觅得新址搬迁,虽然还在附近,但宽敞多了。

经营的依然是印度尼西亚名饭黄姜饭等几样招牌美食。开张后,老板之外,也多了一二职员。那次来,一位身材娇小、面容娟好的服务员忙着记录顾客点的菜,老伴和她闲聊几句,知道我们早年也在“望乡”那部电影的故事真实背景婆罗洲(不同的只是我们侨居该岛屿东部)生活过,一时感到兴趣和亲切起来,格外热情。

再来那一次,我带来一本新出的书,通过她送个餐厅,里面收录了几篇以印度尼西亚美食为题材的故事,虽然已经带有虚构成分,但黄姜饭故事灵感就来自第一次在他们餐厅旧址吃饭所引发。

我说,送给你们做纪念吧。我还在扉页,写上了希望他们客似云来、生意越做越好一类话。我心想,印度尼西亚美食一类异国美食,属于外来美食文化,要与麦当奴、肯德基等这类西方吃文化争市场,融入香港本土饮食文化,毕竟不容易,随时都有关门大吉的可能。而其好处,却是丰富了本地的美食文化内容,最为难能可贵的该是,让天涯飘泊人,在港岛尝到一份浓淡适宜的家乡情味,为另类乡愁解解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