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生活小品

阎占斌:我们为什么贫困?为了忘却的记忆

电影《隐入尘烟》观后感

阎占斌(博众城市发展管理研究院研究员、重庆市甘肃商会创会会长)

 

近日,观看了来自我的家乡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花墙子村拍摄的当红电影《隐入尘烟》,当今社会还有这么贫困的地方?还有这么命苦的人?一个非主流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引起评论无限!必须承认影片用艺术的手段夸大了贫困,集中了贫困,主人公的苦难让人感同身受潸然泪下,但是观后静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甘肃人。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作为一个曾经和马有铁一样在相似环境生活过后甘肃人(因家父右派原因,我的童年有幸在同样的环境中生活了六年),我认为,所有愚昧和落后的根源首责在农村教育的缺失,整个影片中严重的缺乏语言的对白,让人感到非常压抑,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是人类独特的文明瑰宝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在影片中不管是语音语言还是身体语言却运用很少。但是也许你不知道的事。在整个甘肃的农村,约65%的农民是小学及以下学历,其中76%的妇女没读过中学(摘自对永登县的调研),这就是现状。因为缺乏基础教育,相当一部份的农民和有铁一样大字不识几个,在签名时只能按上手印。按照英国人的说法,认识700个单词就可以当好一个可以使用简单农业机械英国农民,那么我很怀疑我的故乡的农民认识的单词是否能达到这个数字。所以在整个影片里面,你看不到他们的精采的对白,甚至形体语言。语言这个人类独有的美好的交流的工具,在影片内外都显得很苍白,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压根儿不会使用。

 

其次,纵观历史,甘肃原著民人性中的稳定性甚至是懒惰导致了人员的流动性的低下。在整个影片中,我们看得多个青壮年男女在杂货铺、桥头等扎堆聊天、打牌、喝茶的熟悉场景,唯一的那位从广东回来领补助款的外出年轻人,穿着现代的衣服,提着一个马桶包旅行包出现在荒原上,虽然镜头很少,但还是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那么大多数的人就是在这片黄土地上终其一生,白天在地里忙活,就象那些最简单最原始的劳动工具一样重复着简单的动作,晚上守着炕头,说着简单的家长里短,终其一生。因为生活习惯、宗教、气候等原因甘肃省外出的人口主要还是去了新疆、宁夏这些更西面的欠发达省份,去南方发达地区人相对较少,许多人还象贵英那样一辈子都没去过省城兰州!人挪活树挪死,人不出门身不贵这样的些理念很难战胜金窝银窝不如我的狗窝的思想桎梏,所以宁可守着自己并不肥沃的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都不会或不敢有各种改变命运的想法和尝试。记得在40年前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许多浙江人四川人来甘肃创业,从修鞋、做家俱开始,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勤劳致富改变了自己和一家人的命运,但我们也称之为南方扁头嗤之以鼻,当南方扁头逐渐成为甘肃各地首富的时候,大多数的甘肃人从骨子里还是看不上他们,也不知是哪来的莫名其妙的地域荣誉感。

 

还有近域婚姻。中国农民因为受交通工具和乡亲观念的影响,历史上他们的交往的距离基本上在方圆二十平方公里范围左右,那么在这样的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只能是出现有铁取了贵英,贵英嫁给有铁这样的一种乡域结姻,嫁到远处甚至外县都是个很难的事儿,而生物学中的优化组合,例如川渝地区历史上出现的湖广填四川、抗战陪都带来的大规模远距离外来人口涌入形成的杂交优势,在这里很难得到体现,所以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群体智力的欠优成为一种可能。而同一狭小地域当地人之间类似于“近亲繁殖"又成了一种非良性的循环和沉淀。我们为苦难而感到难过。

 

恰逢中秋和教师节双节之际,为什么大规模扶贫后影片中的贫与困现在还存在,总理说了,中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在1千元以下,他们也都是我们的亲人,他们的苦难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痛,从苦难片中走出来,除了感叹与同情,我们是否应更理性的思考有铁贵英们的困与苦背后深层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原甘肃省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李树明对本文亦有贡献, 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