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东瑞专栏

微型小说第五课  

东瑞

 

 

香港徐振邦老师推荐微型小说不遗余力,前两年邀我到他任教的学校讲课,10月16日,又请我到油麻地公共图书馆上微型小说的第五课,作为《青年创作坊》的组成部分。这一次总共分六个单元,也是六课吧!每一堂邀请两位老师讲课,都安排在周末下午3:30至5:30。学员控制在十六位之内,报名前需要递交一篇作品。这样的安排,不足是衔接无法顺畅有机,一气呵成,好处是可让不同讲者自由发挥,领略他们的特点和风采,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学习微型小说的欣赏和创作。

 

九龙油麻地公共图书馆是新建的,虽然规模不大,但现代新颖,舒适多元,我是第一次来的。三楼的推广活动室设计得非常漂亮,尤其是隔音和计算机投影设备,都很完善,堪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约莫可以坐上五六十人(如果密排)的活动室,在疫情未灭的特殊时期,只是排上了八张长桌,每一张都隔得很开,可坐上两人。这一天只来了十二位学员。我和唐希文老师两位讲者面前还隔着一块玻璃,隔着听众。

 

好久了没有在公众面前讲话,刚是8月21日在香港铜锣湾的中央图书馆香港中文文学创作双年奖研讨会上做五位讲者之一,演讲厅很大,座位够多,来的也只是12位听众。这一次,我心绪有点紧张,担心废话太多或言不达意,几个月前就认真准备,设计、制作了一个配合演讲的投影剪报。从微型小说的字数、文体定义、名家论述金句,到有关微型小说的题材、细节、开头、结尾等基本知识、从经典名篇到以我为例的七篇,都做了一个简要介绍。我除了计算机简报,还事前准备了七篇我个人算比较好的微型小说,作为讲义,派给学员阅读。我的这七篇,有的是获奖作,有的是被选入当年的排行榜。七篇是《转角照相馆》(一等奖)《隔着铁枝缝隙看孙子》(一等奖)《蛙人日志》(70篇排行榜)《你过得好吗》《秋风初起》(季军)《小巷咖啡馆》(优秀奖)《药方·世家》(优秀奖)。另外,还影印了台湾渡也的《永远的蝴蝶》及网上有关赏析资料。配合我《转》《隔》《蛙》三篇微型的解读资料则是曾经给顾建新教授的《从选材、构思视角到文字和完成》,所有数据多达24张A4纸。我有对学员们说明,我以自己的作品为例,并非我自己写得有多么好,而是我讲自己创作的过程、灵感、缘起等等,都比较容易。

   

 

我按主持者徐振邦老师在45分钟内讲完的建议,结束讲课,还在简报最后打上我的电邮地址,欢迎大家把作品传给我。我讲完轮到唐老师讲,她也很有她自己的特点,态度非常认真。徐老师最后以三篇学员作品为例,请师生们发表看法,场面一时活跃起来。

学员里有位周老师,会后要求合影留念,她来过我们公司订了不少书,那时我们正好在旧仓清场,搬迁到新仓,她一句“我是看你们获益出版的书长大的”暖心的话语真感动了我们!怀旧的她这一天带来了《美丽的香港》《假如我是》《童年》几本书来给我签名。我们边聊边走,一道走出油麻地公共图书馆。

 

与她道声再见后,我想,今年参与的公开文学活动今次是最后一场,期待疫情再缓解下去,明年能举行我三本新书的发布会,眼下应该是进入静态的与文字相处的阶段了。

这时,街上,天色早就暗了下来,车马顿稀,公园树木暗黑,大厦们窗口华灯已经初上了,我加紧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