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东瑞专栏

酒楼饮茶风景线

东瑞(香港)

 

疫情稍见缓解,酒楼饮茶的市民多了起来。尤其是假期和节日,但见间间酒楼人山人海,都有人满之患。

 

在疫情最严重的日子,超市和酒楼受影响相对于其他行业,可说比较小些。毕竟,超市卖的是肉菜果蔬、柴米油盐和日常用品,事关民生;饮茶牵涉香港市民的饮茶文化,养成了习惯。疫情处于高峰时期,一天确诊五六十名,一般人的普遍心理是惧怕被感染,因此减少出门,茶聚能免则免;一旦本地零确诊,只剩下少量输入病例,大家的情绪就放松林一些,酒楼的生意也相应火旺起来了。

 

只是,近期印度的新变异毒株大爆发,感染近亿人,令本来接种疫苗后开始好转、见到曙光的新形势又涂抹了一层暗淡的色彩;开始绽开笑颜的人类忽然再次面露忧愁之色。本来,新冠肺炎在世界大规模肆虐的初期,惨烈的死亡令我们对疫苗的发明翘首以望,希望它成为有力阻吓、遏止疫情的法宝,令社会的运转快快恢复原来的秩序。但疫苗而今都免费请你接种了,我们这个城市打了两针疫苗的比率却是很低,达不到群体疫苗注射、全民共同抗疫、建立群体免疫的效果。看,我们也是有责任的。

以酒楼茶客饮茶的情形为例。特区有关部门对酒楼等食肆的餐食限聚令繁琐而复杂,其中规定接种过疫苗的食客如果达到百分之百,一台人数就可以超出限定的四人,可是,在母亲节那天,我们一家人恰巧也小聚在酒楼庆祝母亲节,我多次站起来扫描一遍,方方正正的偌大酒楼,就很少见到八个人的,几乎都是两张四人台隔着约十几到二十厘米的距离,中间用一块方形玻璃隔开,形成酒楼特殊仙景,好似一双双桌子结了亲。

 

从这儿我们可以推测,一家人全部都接种过两针疫苗的,少之又少。不是主观意志所决定,就是本身因素影响或者被谣言所困,不然酒楼就不会出现这类“玻璃”隔开一家亲的现象了。母亲节以及久久难得家人一次庆祝生日的茶聚,出现这类有点煞风景的茶聚,聊胜于无,一方面很是无奈,连拍张全家福照片都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无法不佩服酒楼在疫情期间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灵活机动的策略,充分利用各种规定中的灰色地带。比如,用了玻璃隔开,一分为二的家庭茶客彼此摸不着但看得到对方,好过用木板隔开;又比如,家人分两用木板隔开;又比如,家人分两组,但两张台可以自己再拉靠近些,因为有玻璃板隔开,口沬不至于飞溅到对方的鼻嘴脸面,但传递点心就方便多了,不需要空中飞凤爪、空中飞肠粉咸水角到另一台啊。这样说来,酒楼为了生存,多做一点生意,将规定和亲情结合起来考虑,也不愧为一种富有创意的做法了。

 

除了超过四人的茶聚比较难于实行外,疫境下的饮茶文化,形势已经没有初期那样严峻了,四人为最多人的限定历经也磨合了一个长时期。对于一些酒楼来说,原先四人为限的卡位设计就天然地合适,不需要加另外的隔板再隔开。一般的酒楼,变通也很快,虽然那种一个挨一个正襟危坐、大圆台坐满十二个人、上十二道美馔佳肴的气势暂时还未恢复,两张四人台并挨、以玻璃板隔开的中庸微妙,香港还是很受落的。母亲节那天酒楼爆棚,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市民尽快接种疫苗,不但饮茶、生活上的方方面面,才可能尽快正常化。

 

饮茶文化远远好过图书展销会,四月,有关行业商会组织一次在商场举办的图书展销会,无疑是为业界争取多一点推销图书文具的机会,弥补疫境中的损失,但销行的多半是文具和儿童游戏图书,成人的纯文学则曲高和寡,我们在租金全免的前提下参加了四天,有一日卖了一本,收入三十九元,对茶,一家子六七人饮茶,开销都在五百元以上哩。民以食为天确实是大实话!当然,如果有日大家接种疫苗、疫情清零,大书展可以举行,此类商场展销会也许不需要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