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东瑞专栏

爪哇古城小旅

东瑞

 

老伴的20位旧日同学聚会旅游,没想到如此精彩,幸亏欢迎另一半参加,我于是当仁不让地做起跟得先生,才有了这六夜七日的感受。

说起爪哇,中国多部古籍如《红楼梦》《水浒传》《孽海花》等都引用过,如“早就忘在爪哇国了”之类,查阅,名称来自爪哇国(梵文名Yavadvipa),意思是因远在海外,迷迷茫茫,故多借指遥远虚无之处。爪哇从一世纪就有记载,历经朝代更递、名称也七八次的更改。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就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岛屿,其面积12.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岛屿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气候炎热。农、林、矿产丰富。开发历史悠久,一向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的中心。全国三个最大城市雅加达、万隆、泗水都在这岛上。

选择三宝垄、日惹、梭罗也很是明智之举,三城都属古城,也都地处爪哇岛中部。最后一天还让大家在著名的避暑胜地峇都住上五星级酒店,回到泗水的下午安排专业按摩,组织者和资助者可谓想得十分周到。不是全印度尼西亚,仅是爪哇一个岛,三城一县,前后六夜七日,那是什么概念?那其实已经相当于旅游欧洲好几个国家的时间了。

此番爪哇古城游,最深感触有四:

古迹之多。东方历史悠久,八大传统历史古迹中万里长城、兵马俑、吴哥窟、婆罗浮屠这四个就在东方,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就承载了不起的一座——婆罗浮屠大佛塔。日惹最负盛名的该大佛塔,西方的游客非常多,当地印度尼西亚友族中的伊斯兰信徒,包着头巾,三五成群结伴同来者,随处可见。我们同学中多数来过旅游瞻仰,也都是银发一族了,有几位只是从远处看看、集体留影,但最后攀爬到塔顶的依然还有九位。另一处的普兰班南寺庙群,其中的五六座姿态雄伟,最高的庙顶高达47米,属于最美丽的印度教庙宇建筑,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印度教庙宇。至于日惹和梭罗的苏丹皇宫也属于游客必被安排参观之地,其建筑简约雅丽,与故宫的高大围墙和深深庭院,不能同日而语。最妙的是在三宝垄参观的三宝洞,纪念的是八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非常奥妙,这位明朝的友好使者、大航海家,宣扬的倒是回教。可见,这趟古城之旅,也让我们见识印度尼西亚对不同宗教的包容和尊重。

物价之廉。那年到欧洲旅游,东西贵到无法下得了手,也实在没什么值得买的,仿佛“物廉价美”这样的成语在他们词典里是没有的,只有一些名牌品牌手袋,被不少崇尚者视为极品,当然经营者的理念是把所有游客视为贵妇淑女,最值得”称道”的还是那惊人的天价。导游经常幽默地提及一瓶矿泉水就要一欧元(港币10元),我们像喝金液琼浆那样珍惜,途中也大大减少上洗手间的次数了。在印度尼西亚日惹,50元港币可以买六件圆领背心;峇迪童装非常漂亮,一件才港币七元。女装睡衣裤或睡袍一件才十六七元。虽然素质不是顶尖,但经营者的理念,我们很欣赏,童装应该尽量廉宜,他们长大中,很快就不能穿了。这样的超值,我们都是峇迪迷,无法抵挡得住诱惑,当然是疯狂大扫货了。印度尼西亚的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水平都比较低。

峇迪之美。峇迪,有的人中译为峇泽。即印度尼西亚民族喜爱的蜡染成衣或布匹。有人说传自中国西南的贵州,那儿的少数民族也有蜡染的传统手艺。在三个城市的旅游日程中,都有参观峇迪店的节目。当然,各地峇迪各自有自己的素质特点,也有贵廉之分。印度尼西亚无数小贩卖起华人发明的豆腐、面食、肉丸,连发音都照闽南音翻译,华人的生活习惯、穿衣吃食,也渐渐被同化,妄说彼此语言的彼此影响了。其中,最获华人接受的,应该是他们的峇迪了。随着图案设计的美观和多样化,华人女性中喜欢峇迪的已不在少数了。有时那种称身、款式多元化、对称化的设计,简直酷似旗袍、胜似旗袍了。男性穿长袖峇迪出入于宴会重要场合,相当于中国人的中山装或西装。这一次旅游,峇迪几乎无人不买,而且成了互相馈赠的礼品。

美食之丰。在我们以往的旅游经验中,餐食最单调的非欧洲莫属。面包、蘑菇汤、牛扒之类,吃到腻,怕怕。唯有走一趟中国,才明白人家为什么喜欢中华美食。中国人一个世纪前就因为穷,大规模南迁,俗话叫“落番”,长期的中印两族接触和交流,饮食文化互相影响,渗透衍化,变出许多花样来。我们·这次爪哇岛中部旅游,就吃到欧美、印度尼西亚、华人几个大区域不同的美食。酒店的早餐什么都有固不必多说,午餐晚餐有时就中华菜肴和印度尼西亚佳馔交杂齐上枱。有次还将一条炸鱼上的调料换用印度尼西亚的“杂果沙律”淋上,滋味马上不同。这类中华印度尼西亚料理大联合的创意,吃得大家满嘴喷香,赞不绝口啊。

这趟印度尼西亚的中爪哇旅游,收获良多,非常超值,太教人难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