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生活小品

何志云:绳扣书 之1965年(下篇:蕙兮兰兮​)

何志云

1

1965年5月,久病的父亲终于去世了。

暮春时分,后院蔷薇开得满墙。哥哥一早进父亲房间,说:我要上班去了,你好好养着——例行的看望或者请安,持续了几个月。父亲总点点头,眼睛闭着,话听得见。今天他一动不动。哥哥重复了一遍。这回看见父亲努力摇了摇头,眼角有泪水渗出来。

哥哥退出来,对门口的嫂子说,看来过不去了,你去上班,也替我请个假。随即在堂前坐下,看看表,伸手招呼我:阿虎,你去邮政局跑一趟,给上海梅仙拍个电报,就说父病危,速来。从衣袋里摸出一块钱递给了我。

我撒腿就往外跑。

从刀茅巷123号墙门到最近的邮政局,要沿石板巷向南串到庆春路,折西到庆春中路,约摸四五里地。那里的农贸市场正是闹忙之际,板车、自行车和摇摇晃晃开来开去的公共汽车,挤成一团。邮政局还没开门,等了一会,身上的汗慢慢收了,算是第一个进门,把电报纸认真填了,踮着脚连钱递进了柜台。

给梅仙姐打电报,我知道是件大事。梅仙是上海姨妈的女儿,算从小过继给了我家。父亲临50岁时有了我,那时哥哥17岁,梅仙姐十三四岁,也可以说梅仙姐是看着我长大的。不知道为什么,绍兴安昌乡下出来的外公外婆一家,除了母亲九岁进了我爷爷的作坊,其他三个舅舅一个姨都到了上海。上海的姨表兄弟姐妹有十来个吧?只有梅仙姐要通知,那是女儿赶来给父亲送终。

喘着气一路跑回家,没到墙门口,见家前围着些邻居,有哭声传来。我脚一软,跌坐在青石板门槛上了。

2

父亲的丧事依循旧制:棺木早就备下,寿衣也陆续置办停当,父亲卧床不起毕竟大半年了。堂前用拆下的门板搭了张床,父亲脸上蒙着薄丝绵,躺了3天,脚下点着盏忽闪忽闪的油灯;同住一个墙门的还俗道士锦生伯伯找来几个人,作着法事;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德生伯伯坐在父亲遗体边,对哥哥说,长寿哥是个好人,我们相处一生,从来没有亏待过我,只是他问我借过20元,这件事我得和你说。哥哥当时就说,父债子还,德生伯伯你放心。我记得这件事,是因为母亲后来告诉我,父亲走前德生伯伯来看他,父亲交代德生伯伯这样讲,从哥哥那里要20元钱,留给母亲救急用。哥哥心中难免不快,但见了德生伯伯,还是恭敬如子侄。

父亲出殡是在第四天凌晨,天还墨黑,被母亲叫醒的我感觉到凉意。把父亲移进棺材,扣上棺盖的时候,哥哥拉我跪在棺材头前,说:用头顶牢棺材,赶紧顶牢!几个侄儿和一群堂兄弟跪成一圈。我见梅仙姐搀着母亲,泪人般立在一侧。敲击钉子声随即此起彼落,所有人哭成一片。抬上老东岳的坟山时天蒙蒙亮,柏树林边,坟亲挖好墓穴等候多时了。

小辈跪下用头顶住棺材,是钉棺材盖时让逝者安心,听着让人心甘情愿。脸上蒙丝棉,科学说怕有病菌从五官溢出,后来看历史书,又说是明亡了羞见先人于地下,都觉得没意思。我宁愿喜欢听丝棉盖脸,是说从此阴阳两隔,互不牵挂,有份好情谊。中国民间很多习俗,小时候无知无识,大了想起来常常会惊觉,心里有暖意升起。再比如坟亲这个称谓,也真是好。父亲葬毕,所有是非善恶一笔勾销,青天白日下只留了座坟茔。但是坟亲出现了,他替我们守候父亲,平时照看,等我们一年一两次来祭扫,他倒是和坟茔一起,成了父亲尚在世上的证明。所以叫坟亲——因为坟而成了我们的亲人。坟亲进城里,来我家坐一坐,母亲赶紧泡来糖茶,又去灶上煎一碟年糕,松黄松黄也用糖沾着吃,都是接待亲眷人客的礼数。孔子制礼,读书人说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着眼的是社会和秩序。民间看重的则是人世,你要君臣有义,父子有恩,兄弟有序,根基处必得有一个亲字,有亲才有敬,互亲互敬就是人伦。否则,即如鲁迅所说,历史每页的“仁义道德”背后,都写有“吃人”二字。

对人亦亲亦敬,哪怕再是陌路,这个人就是天下人。

3

我对父亲的死,记忆里没有悲痛,实际连印象都模糊。那不是选择性遗忘,记忆可以淡漠,灵魂不会欺骗自己。父亲的死对我只是一个事件,是短短15年做人中第一个与我相关的事件。我对父亲毫不了解。和墙门里其他人一样,父亲不识字,似乎也没有固定些的工作。江浙富裕历来靠农桑,民间各类作坊星罗棋布,丝织业尤为发达。父亲在杭州织绸行算是个人物。哥哥说常常正吃着饭呢,有人阿寿哥阿寿哥叫进来,父亲碗一放就跟人走了,饭没吃完父亲一手油腻回了家,织绸机已经修好了。他还经常替人去南浔买丝,蹲下闭眼一摸,就说得出丝的质地和来历。日本人占了南京上海,大量倾销日本纺织品,江浙民间作坊纷纷倒闭,父亲不得已拉了黄包车,不想被日本人打了几巴掌,他把黄包车一扔就回了家。后来抗战胜利,见哥哥逐年长大,父亲发心攒点钱,也靠二伯伯相帮,买下一台织绸机,家里就成了一个小丝织作坊,直到哥哥18岁那年,把嫂嫂娶进了家。1954年公私合营,这台织绸机倂进震旦丝织厂,连带着父亲母亲、哥哥嫂嫂均成了震旦丝织厂的工人。

1950年我出生,父亲虚岁50,算是老年得子。我记事起,他肺结核病复发,从车间转到食堂又转到传达室接着就办了病退,退休金20元。我记得真真切切,有一天小学老师课上批评同学,说你们不好好读书,长大只能给人倒马桶运垃圾,你们看谁谁谁的爸爸,浙大教授,一个月工资300多,我迅速算出他的钱顶我父亲15倍。我至今记忆犹新有两件事:其一: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哥哥嫂嫂远在贵州,我和三个侄儿跟着父母,母亲的金耳环、金戒指都换钱买了吃食,父亲抽了一辈子的烟没钱买了,我上大街给他拣烟屁股。我用根竹竿,梢头用铁丝绑根粗针,见到烟屁股一扎就是一个,一扎就是一个,根本不用弯腰。回家父亲把它们拆成烟丝,用纸卷着抽(后来我在黑龙江上山下乡,没烟抽了也拣烟头卷着抽);其二:我13岁那年上了初中,男同学都用皮带束着裤子,方便又精神,我回家和父亲说了,也想要条皮带,他犹豫几天,终于上街发心买了一条。母亲后来埋怨我,你怎么那么不懂事?一条皮带好买十来斤米呢,裤带系系怎么啦?

母亲说得没错。可那是一个少年唯一的一次虚荣,也是此生唯一的一次虚荣。这里记下的,实际是对父亲的歉疚。他临死前对哥哥唯一的要求,是想吃苹果,哥哥下班回来带给他的,是两个——对,我没有写错,就是两个苹果。
父亲活着时,家里的顶梁柱早就是哥哥了。

4

我离15岁生日还有半年。

父亲丧事办完,一切又都按部就班。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母亲在家操持家务,还额外揽了点洗床单被单的活,放学回家经常看见湿漉漉的床单被单晾在院子里,风吹掀起一角,滴水润得墙根的杂草愈益浓绿。

本来父亲20元退休费,算是父母和我的生活费,现在一应开销都要哥哥嫂嫂承担,我名下每月有一元钱零花,包括剃头、洗澡、坐车等等。我几次动了不再上学的心思。有次忍不住和母亲提了,说,我不去读书了好不好?反正也不读高中。母亲说,把初中读读完吧,说来总算是个初中毕业,墙门里也是独一个。

这倒是真话,墙门里七八户人家,父母没有一个有单位的,子女没有一个初中生。我对学校虽说没有念想但也没有好恶,像是个过客,读亦可不读亦可,那就读吧!

我就读的杭州第二中学前身是蕙兰中学,1963年我进校时,改名为浙江省实验中学。关于蕙兰中学,百度如此介绍:

蕙兰中学旧址位于上城区建国中路70号,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美籍传教士甘惠德在石牌楼淳佑桥东堍购地建校,招生兴学,校名蕙兰中学堂。学制为五年,后改为四年,1923年改为六年。1937年日军侵华,学校被迫停办,1945年复校招生。1927年以前历任校长均为外国人担任,之后始由国人担当。1951年学校同前浙大附中合并成立杭州第二中学。原蕙兰中学的大部分建筑已拆毁,现仅存惠德图书馆、“树人数德”碑、“蕙兰学堂”碑座、小闹钟等。

百度这一词条不知何时由何人撰写。我入学的1963年,原蕙兰中学的建筑大多都在,惠德图书馆想来就是那时的三好楼。不过说到的碑、碑座和小闹钟,我却毫无印象。作为省重点中学,杭二中的教学质量在全省一直遥遥领先,招生规模也就不断扩大,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在钱塘江南岸辟地建了新校区,建国中路的旧校区就类似于留守地了。

我进杭二中实属偶然。1962年夏秋之交,哥哥回杭州探亲。他和嫂嫂1957年去贵州遵义筹建遵义丝织厂,说好三年为期,到了遵义就再没人提起此事。他一看苗头不对,先以父母年迈、孩子弱小为由,设法把嫂嫂先期调回杭州,接着,就开始以“夫妻分居”为由的调动。这次回杭州名曰探亲实际也是为调动。那年我12岁。记得他和嫂嫂一次上街带上了我,进庆春路新华书店,让我随意挑本书算是礼物。也许是书名的蛊惑,我挑的居然是杨沫的《青春之歌》!而哥哥嫂嫂买下竟也未见犹豫。谁也不会想见近十年以后,在冰天雪地的北大荒,这本《青春之歌》开启了我真正的青春时代。

哥哥要回遵义了,我凑到他身前,他放下正收拾的行李,摸摸我的头,问:要读初中了,想读哪个学校?

我说我不知道,也没想过,读不读一样。

这倒是的,不读一样做人。他似在自言自语。

再说,家里也没有钱,我帮母亲在挣钱呢。这是真话,除了家里所有的重头活——挑水,买米,买煤球……,我已经能四处找活干,多多少少能挣回点钱。

哥哥说,我知道,不过还是读吧。我没读过中学,不能你也不读啊?你要是考上蕙兰,阿哥供你读中学。
什么蕙兰?

哦,现在叫杭二中吧,你考上杭二中我给你出学费。

哥哥是郑重其事,我却说完就完。1963年年中,初中考试迫在眼前了,我问母亲,中学我还考不考?母亲说,不是你阿哥和你说好了么?我这才记起还有个杭二中。于是填写报考志愿时,三个重点中学我都填了杭二中。把表交给老师,老师看看表又斜眼看看我,过半天说还有一般志愿呢?一般志愿?我才看清表上还有六个空格,好吧,三下五除二,又填了六个杭二中。相信有蕙兰中学以来,这样填写志愿表的唯有我一人。

此后差不多忘了这件事。从小我就没什么非分之想,日子过得没心没肺倒也有滋有味。每天帮母亲做事从起床忙到闭眼,没什么空也没烦心事。论我这一辈我是老小,但比比小我三四岁的侄儿辈,我犹如老大。父亲的身体确乎一天不如一天。隔三岔五,我还去郊外逮鱼摸虾,卖了给母亲贴补家用。

日复一日,通知书该寄总得寄来,拆了一看:杭二中。我便无可选择。

5

1963年9月1日,我进杭二中报到,初中招了四个班,我在丙班。后来听说甲班多干部子弟,乙班多知识分子子弟,丁班工人子弟居多,丙班是杂烩——除了知识分子和工人家庭,还有职员、小业主、独立劳动者等等,只是没有一个干部子弟。渐渐清楚这一些,是因为很快就贯彻阶级路线,填表开始要填“成分”一栏。我怎么知道我算什么成分?问父亲母亲更是一脸懵懂。好不容易在抽屉角落找出父亲的工作证,他在职业栏填了“独立劳动者”——他的职业就成了我的成分。

从1963年9月到1969年4月,算来我在杭二中连头到尾近6年,没有留下多少记忆——日子一天天过,记不记得尽可随便,刻意了一定不好。我甚至连同学记真切的都不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我回杭州参加《西湖》杂志的笔会,见到同班同学史向前。他好意寄我一张同学聚会的照片,还在背后一排排细心注上名字,我才依稀想起那些同学来。

2007年初春,杭二中66届初三丙班在杭州社苑宾馆聚会,少小离散,白头相聚,大家说到不少往事,我听了几乎全都陌生。这就验证了我多年的疑惑:我从不曾融入过这个班级,不是对抗是疏离;不是对同学的疏离是对集体疏离。集体是盆水,我就是颗油珠,漂在水面上恍来荡去,无根无基。

1963年9月1日开学典礼,有几个场面倒是至今记得:阳光灿烂,操场一角的乌桕树昂头参天,叶子斑驳着半为透明,哗啦哗啦摇曳,映得三好楼的玻璃窗像宝石闪烁不定。省教育厅长(刘厅长?)亲自给大家讲话,宣布杭二中即日起改名叫浙江省实验中学。说到兴起,厅长还用俄语唱了一首歌,一个字也听不懂,不过真的是好听,我就看着好听的歌声盘旋上蓝天。校长黄怀仁的讲话我只记住了一句:你们就算门门课都不及格,只要有一门课超前,我一样收你们进高中。让我动心的是前半句,至于后半句,从报考杭二中起我就心思已定。这时忽地想起哥哥说到的蕙兰两字,扭头四处找找,蓝天白云下四野空寂,连黑压压的人群也无声息,蕙兰蕙兰没有半点踪迹。

6

人到中年,一日在北京想起这一幕,才恍然我们进校,中国正发生两件大事。其一,毛泽东激烈批评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全国闻风而动,开始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文革时传出他和毛远新的谈话,通篇除了批评教育就是鼓吹造反。他以自己为例,说不喜欢画画,图画课就画了一条横线半个圆,题曰“半壁出海图”,真是快意!其二,中学贯彻阶级路线了,同学间就分出不同,划出了界限。我勉强理清了两者的逻辑:文革就是以批判17年修正主义教育黑线开的头,冲杀在一线的重要力量,就是工农子弟——干部子弟是工农阶级的代表和精华。我们在阳光下开学,一个大局就此开篇。

接着开学,班级成立班委会,知识分子子弟和工农子弟一半对一半。我对此无动于衷。虽不知阶级为何物,自幼却懂世上有穷有富。比如饿了,同学家有饼干桶装满了吃食,我若是喊饿,父母便斥道:“忍着!过会就吃饭了”;秋风起了,同学家开箱取件衣服加上,父母还是让我“忍着”,再加只有棉衣了而腊月更冷!饿与冷都是现实,但“忍”字里并非一味退缩,倒是有面对现实的志气,所谓咬咬牙横下一条心,眼前就豁然开朗另有新天地!所以贫寒子弟会别有志气,“富贵人家一蓬烟”从小耳濡目染,却是底层人世的天经地义。一样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贫寒子弟心里不会当真,因为与他们不亲。

只是现在说工农子弟让我稍有不服。工人有单位有工资比我家有钱,凭什么高人一头?都是十三四岁,何以当了班干部,走路说话立时变了样?尤其是一说到集体,顿时就居高临下沉下了脸。比如班级搞活动就算春游秋游,也要交点费用,我不好问家里伸手,更没脸占大家便宜,只好不参加。本来心里就委屈,从此不再乘车,两个烧饼早点能不吃就不吃,洗澡无非不进澡堂,总算省下点钱,盼着下一次活动来。等下次活动前开班会了,班干部介绍完活动内容和安排,就说希望大家踊跃参加,特别是个别同学,不能总缺席,要爱护集体,珍惜集体荣誉,说时眼睛就瞄着我——我怕他说什么他偏说什么,春游就是春游,不说集体主义会死啊,他不会说别的话,我就只能不去。再比如放学轮到小组打扫教室,我说家里有事要早点回家,班干部又说班级是个集体,你怎么就和别人不一样?我也不争辩,抢先扫了地扭头就走。他们眼里这就是“个人主义”,像个双胞胎和集体主义配套,可在我看来,都是些鸡毛无非他们当成了令箭。

我从小见惯墙门里的人家,七八户,没有一家有单位,没有一个人识字,摸鱼摸虾、摆甘蔗摊、贩点小商品甚至捡垃圾……一样养活一家人。邻里间有事全是笑脸商量,没有谁会说应当不应当。家里有点好吃的,也一家一家送些过去大家尝尝。哥哥回来探亲前半年,父亲弄来个小羊羔,养在灶前我每天早晚割草喂它,哥哥回来父亲杀了红烧了,我放学回家见羊没了还哭了一顿,可傍晚还是我一家家送羊肉,一任家里只剩了小半锅。中国人过去没有集体主义,但是有天下社稷有人意人情,孟子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于是“天下可运于掌”,何等的慷慨激昂,海阔水深!在这样的人世间做人,只要有一份志气,面前就是一马平川。

那年冬天我不曾进澡堂洗澡,开始在学校洗,不想有次天寒地冻,学校浴室龙头冻住了,我去食堂要了壶开水浇开龙头洗。心想既然如此何不就近去护城河?护城河瘦多了近处结了薄冰远处水汽氤氲,光着身子顺手折根细竹竿敲开冰,一头就扎进水里,憋不住气了才站起身。河对岸田陌舒展,冬阳仍是有一份热力,而我身上热气腾腾,浑身上下泛出嫩红色,像是刚从娘胎里出生,赤条条直见性命。

7

知识分子子弟从小有家教,懂分寸,说什么话都慢声细气,像是在商量。但他们衣饰相似趣味相投,无形中像是自己人,相互间的话题也属于他们自己。比如昨晚人民大会堂朝鲜歌舞团的演出如何如何好,他们说得眉飞色舞,你一旁听着自己都嫌自己为多余。他们课间十分钟能下盘围棋,午休约着去操场打球,放学了一个个推出自行车,骑上呼啸而去,不是去少体校就是去少年宫,吹拉弹唱,田径足球,没有他们不懂不玩的,有几个早早装了半导体收音机。他们从不曾亏待我,但是绍兴人有句话:鸡皮鹅皮搭不拢。我在幼儿园就觉出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即便如此,到了初二,班委中知识分子子弟也悉数被免掉,一概成了工农子弟的天下。

很快相熟的是家住附近的几个同学。环境相仿,脾性就容易相契,尤其都不在班里多事,相处就有了一份默契。放学一同回家玩也玩在一起。在工农子弟和知识分子子弟平分天下的班级里,我们就像是第三势力,完全自顾自。

小学同班同学王德寅,小业主成分。脸相俊俏,嘴角有对男生很不相宜的酒窝,不笑也会动,绰号“酒窝儿”。他为人聪颖温和,遇事先抿嘴一笑,伸出指头点点你,不知是嘉许还是不以为然,我看了自是懂得。班里的是非从来就没他的事,进进出出无声无息,像是没有他这个人。文革初起我们都逍遥,一次和他转到西山路,见湖边石堰坍塌一路。我就下湖去摸虾,扔上岸他拣起来装在草帽里,一直摸到南山路。时近傍晚,有稀稀拉拉拎篮子的老人来买菜,我们坐马路牙子上草帽放在脚边,就地卖了3块8角钱,我给他2块他至今还常说起。上山下乡了,他不声不响抢先回了萧山老家,早早就在班里消失。1971年春节我第一次回杭州探亲,预先写信说要去看他,那天一早他居然骑着车来了我家,说是我没去过怕是连钱塘江的轮渡码头都找不着。那天我们就一起骑着车,一路上有说有笑没停住嘴。

“李拐儿”李志清,工人成分,不过一天班干部都未曾做过,遇事不慌不忙总替他人着想。在班里是少有的心灵手巧,天文地理,木作铁艺,没有他不懂不会的。上山下乡我早早去了北大荒,志清不想走在家扛着,居民区把他父亲关进学习班,儿子不走就不放出来,这才去了黑龙江兵团。走前还给我母亲做了个菜橱送过去。在兵团我们有书信来往,我曾去58团他的连队看他,晚上挤一个被窝聊到天发白。有一年春节他和德寅约了来我家看我,我正抽着烟斗在啃西方哲学史,他们来了我神情亢奋大谈黑格尔笛卡尔,他俩坐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看我的眼神满满是同情。他回城在省交际处开车,允许有出租车了他下海开起出租车,挣了点钱全是辛苦钱;

“酒窝儿”“李拐儿”总算有点由头,应启寅何以叫“关节炎”?完全莫名其妙。少年人的言语行为,多是这样的无来由,犹如天地之初一切都没名目,这才是好。他像他父亲一样圆脸大耳,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小小年纪就心思缜密做事有条不紊,下围棋时对方冲冲杀杀,一条大龙横冲直撞,他端坐着面无表情地应对,到了他开始收拾对方,在外围一子两子地吃,慢慢会有笑容浮起,直到对方见大龙陷入困境,大喊“上当上当”,他站起来,说到此为止吧,估计我能赢七八目。他就是这样胜了也当是平常。他下乡回城进了邮局,没听说出什么事当然不会有腾达,无灾无难到退休,也如围棋,平常也就是大胜了。

王楚雄的成分应该是职员,我姓何叫“和尚”,他名字一谐音叫成了“黄鼠狼”。楚雄和我住得最近,父母外婆和我父母又相熟,去他家就像是走亲戚。楚雄平常言语不多,一开口面露惭色像是什么事对不起你。我们一起去铁力独立二团,同在工程连一起出工收工。我后来调到团部报道组,他当了服务连事务长,带着几个知青种菜养猪养鸡鸭,后勤搞得风生水起。有天报道组赶稿子到深夜,我们肚子饿了上天落地怎么都难将息,忽然想起有个服务连就在不远,赶过去不由分说敲开了楚雄的宿舍,他揉着眼睛捅开封上的炉火,打了二十多个鸡蛋炒了盆炒鸡蛋,吃得我们第二天打嗝都是鸡蛋味。1980年4月我从杭州调北京,妻子有八个月的身孕,交代她有事就去杭州第一医院找王楚雄。儿子出生前一天,楚雄来电话说我妻子住进了他的医院,可能会难产不过你嫑担心,大不了我替你签字破腹产。我第二天中午火车到杭州城站,楚雄在站台接我,第一句话就是“放心,生了,儿子”。儿子出生时间是上午十点半,他是等我儿子出生就往城站赶,我连一句谢谢都没说。

文革中我们都做“逍遥派”,干脆不与闻问,心里直当它是没有。学校第一次突然批斗黄校长,我看着蜂窝炸了般的操场,黄校长被同学推来搡去,头上扣着字纸篓,脑子发懵心里泛恶心,德寅摇摇头叹了口气,手指伸起却又放下了。志清则拍拍我的肩:和尚走吧,没啥好看的了!他们都比我理性,大事临头会一下看透当即解脱,我反倒比他们多愁善感临事踌躇。退休后我住北京,回杭州会约了一起见面吃饭。古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说真朋友是三秋不见,如隔一日。前几年班级建了个群,把我拉进去了,看了几天的微信,想想还是退了出来。他们几个在群里从不现身不过也不退,自己另建了群。看着他们在群里晒孙儿孙女的照片,或者约着春游孤山秋赏桂,我潜着水不做声心里也高兴。但凡想到他们,总觉得他们对我的好,要远远超过我对他们。

现在想想,阶级如果确是客观存在,提出这个概念,无非为了分析社会和社会结构,而不是倒过来,用概念先分出人的三六九等。1963年在中学提倡阶级路线,不管动机如何,同学间迅速分成不同的派别,很多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总归是事实。我甚至以为,1963年贯彻阶级路线,是文革在中学的彩排或者预演。1966年中学里的文革派别,打的旗帜不同,口号喊来各异,那根子却是同一条,回到1963年各自班里就能寻找到踪迹。

8

小时候听母亲讲《白蛇传》,说白娘子嫁了许仙为新妇,认低伏小,对许仙百依百顺。又说“孝顺孝顺,就是一个顺字”。所以我做人从小就温婉顺从,少有叛逆,进了中学亦是如此,几乎没有一件和人顶撞纷争的事情。但是白蛇被法海欺负,她就连天兵天将都不惧,索性水漫金山,搅得天翻地覆。母亲说那也好,做人还要用得上“刚烈”,大不了一世人不做。绍兴能出秋瑾、王金发诸人,还有章太炎、鲁迅一类,就是紧要关头会打翻一切出得来泼辣。

进初中就知道不读高中和大学的,不知有没有其他人?我进杭二中,一开始就由着性子随心所欲:副科如化学物理我一概放弃,上课不听也不做作业,顾自读闲书。期末考试不及格,那就不及格,总好过我后来干脆连考试都不参加。我喜欢数学课成绩也不错,只是经常把面对语文的态度用作数学,显得不安分。老师教一道几何题,标准解法有三种,我会站起来说还多两种。老师叫我上去演算给大家看,我当然不惧,演算出来让老师哭笑不得。比如从北京飞到巴黎,可以直飞,最多到香港或者马尼拉换飞机,但是我是飞纽约甚至到悉尼,再飞巴黎,不能说错但是形同捣乱。如是者三,老师就开始朝我翻白眼。其实我只是早懂了标准答案,觉得无趣想找找新花样。后来知道老师不喜欢我这样,就找了几本数学书,初一自学完了初三的课程,余下来的数学课一样用来看闲书。老师也不为难我,因为每次考试——正题连同附加题——我都是满分。英语我最用力,那时放电影前有新闻播报,我喜欢看外交官,觉得他们行为举止得体,潇洒有风度。外交官英语一定要好,所以我要用心学。后来在北大荒,全农场只有我订了一份英文版的《中国建设》杂志,一早起来先背单词,到了推荐工农兵上大学,我找团政委说我想去读外国语学院,政委喜欢我,说,只要我在这个团里,你就安安心心呆着。人家不是厌恶你报复你,是喜欢你舍不得你走,你还有什么话说?自此我就不再订英文杂志也不再背单词,外交官梦也就此终结。

我的语文成绩从来数一数二,尤其是作文。原因说来很简单:因为穷,从小没有玩具更不会有书看。识字了没书看,家里板壁上贴的报纸就是现成读物,站在床上伸着脖子看。父母管报纸都叫“申报”纸,其实贴的是《浙江日报》,可见史量才的申报在民间的影响。报纸早已发黄发脆,一样读得津津有味。某张竟是倒贴的,反着辨认还是个乐趣。第一本正经的书,是本残破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是个小学同学的哥哥退伍带回家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那时就读了不知多少遍。小学和初中发新课本,包好书皮我就看,开学前早读得滚瓜烂熟。还是因为穷,上学坐不起车靠两条腿,一路上就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尤其上中学,路上要走大半个小时,白日梦做熟了就是现成的作文。这两条正是做出漂亮作文的基本条件。进了杭二中,我的作文常常成为语文老师袁雄易的范本,画上几个圈不说,时不时在班上朗读或者贴在墙报上。

凡是白日梦必定信马由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怎么能在作文里体现阶级路线呢?因此袁老师的奖掖,经常成了阶级教育的靶子,不少还是同学自发的。比如一个孩子养了金鱼不幸金鱼死了,那孩子悲伤地埋了金鱼。要求看图作文写一篇论说文。我照例信口开河:我赞扬这孩子做得好做得对,黛玉葬花是千古美谈,男孩葬金鱼也是……作文得到袁老师的肯定,立即被同学批评,墙报贴出同学的文章,批评作文小资产阶级感情严重,林黛玉是封建小姐,无所事事才去葬花,思想很不健康,葬金鱼的孩子当然也不健康,这篇作文就更不健康了。联系到何某人还在学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不是偶然的需要警惕了呵,有同学要击一猛掌有同学呼吁悬崖勒马,如是云云。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我不像班里一些同学,凡有新电影场场必随父母去看。我只是到了杭二中,费用在学杂费里,才随着班级能看几场电影了。《冰山上的来客》真的是好看,歌尤其好听,我找不到歌本,无非凭记忆在那里学唱,如今一并批成了“思想感情不健康”。我没有反驳的权利,困难的是,他们这么说句句都对,只好不理睬。

9

我们这个班,真正为难的是袁雄易老师。袁老师做班主任却兼着语文课,也就是说他要贯彻阶级路线还要负责语文课教改,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常常还相悖。袁老师小心应对没出过半点差池。虽然工农子弟有点气指颐使,班里的气氛还算和谐,我说我疏离班级也没感觉到伤害,都得力于袁老师的温和和善良:袁老师从不激烈更不偏激,一段时间有同学窃窃私语,说袁老师是国民党“三青团员”(那是多大的罪名啊)时,他一如既往温和而平静。

不妨拿另一个老师为比较:英语老师罗荣根年纪轻轻,教学出类拔萃,一两年就把我们的英语调教得比高中生还出色。但是不断有风言风语传来,说他酗酒,床底下全是啤酒瓶子;有一天见他居然剃了光头在校园里若无其事走来走去,马上有消息流传:原来是他失恋了。那时中学生的逻辑是,恋爱本身大逆不道,罗老师不思悔改还大肆张扬,可见思想意识有问题。袁老师从来没有这样的形象,也从没有关于他的任何传言。不会是他老谋深算,而是秉性使然——我要在很久很久以后,多少懂得点做人的要害时才意识到,袁老师其实干净而淡泊:干净就不被杂质所扰,淡泊便不计一己毁誉,所以出得来一份好性情。我想就是这一点,在当时保留了我们班的一份干净。

后面的事于是就顺理成章。

在一面受褒奖一面挨批判中,从初二开始,常常我可以不上语文课了。上课铃响那一刻,袁老师夹着布口袋走进教室,看着我朝我笑笑,说:你去我宿舍吧,桌上有新到的《人民文学》,今天的语文课你就不用上了——我就在众目睽睽下起身离开教室。另一次或许就成了《收获》或者别的什么。袁老师家眷在老家,一个人住凹形区二楼一间小宿舍里,屋里光线晦暗,书报杂陈。我把唯一的那张藤椅搬到走廊上,把那本《人民文学》或者《收获》读得津津有味。

记不得是哪一学期了,上午课刚上完,大家急着去食堂。袁老师叫住了我,从布口袋里取出一本书,笑眯眯看着我:我刚买的,好书啊,你先看吧!我接过书,原来是秦牧的《艺海拾贝》。我兴奋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中午一边吃饭一边迫不及待看起来。不小心一滴菜汤滴到崭新的书页上,油渍慢慢渗开,用袖子怎么也擦不干净了……那种懊丧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张扬阶级路线和阶级斗争的时代啊。那时候的散文,虽还不曾“废黜百家”却早独尊杨朔、刘白羽了。许多同学的作文经常情不自禁走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的路子。秦牧和他的《艺海拾贝》,对我是怎样的惊喜又是怎样的救正!这是真正奠就我散文底子的第一块砖。接下来,就是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了,记得我在农场昏暗的烛光下把它从头到尾抄了一遍。最后,在“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中,在同样白茫茫的北大荒寒冷的冬季,鲁迅成了我唯一的文学滋养。我在反复读着鲁迅的时候,终于读出了杨朔、刘白羽散文的弊根:伪媚而夸张的浪漫主义。

10

2005年夏,我奉调回杭州担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2007年同学聚会前,几个同学相约去看袁老师,那是我1969年春离开杭州以来第一次,不必屈指,粗算隔了40年。

是个晴朗的上午,阳光很好,逼仄但安静的小区也很好,重要的是大家的心情也很好。小小的客厅阳光缭绕,阳光中青烟回旋,袁老师不会诧异我居然抽烟了。袁老师当然显出些老态,但我觉得他从来就这样,岁月并不曾在我与他之间留下太多阻隔,只在他微笑着说起我当年的一点破事时,我反倒略有些惊奇:袁老师说的是我么?他一直关注我回杭州两年来的行踪,对报纸报道我和学校的消息几乎无一遗漏,却毫不在意我竟那么晚才来看他,这让我感到了暖意,奇怪的却是没有内疚。面对袁老师我始终如面对亲人,从没有畏惧因此不必忐忑;从没有距离因此一向简洁;我无论有多大的不是,也不觉得应有怎样的歉疚;即使只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恩泽,我一样连最通常的感激也没想及——否则一定会牵累彼此的心。

2008年盛夏袁老师病重住院,我在山西内蒙一带随文化部领导调研。8月初回北京,正订回杭州的机票,接到应启寅电话,是货真价实的噩耗了:袁老师已经去世,他们在准备花圈,打算把我的名字列上去。这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呢?列上去就是了,我大声说,心里一片纷乱。

这样的经历并不是第一次:不是你做错什么,而是错失了一个时机,随之一切就面目皆非而不可更改。你在同学聚会时见到袁老师就成了永别。苏东坡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虽说一直信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但是心里总有个角落,存放着零散的雪泥指爪,供夜半凄清之际回味和栖息。袁老师从来就供奉在那里。

11

那时初中,每年要支农劳动10天左右。支农的日子我过得如鱼得水,没有一件事与我不相宜。初一去转塘“双抢”(抢收抢种),初二在龙井采茶,初三记不得去哪里了——也许临近毕业又是文革前夕,取消了这次支农?记得在转塘住生产队的仓库,打地铺,地上只铺一层薄薄的稻草。仓库有浓重的霉味,夹杂一样浓重的敌敌畏味,很多同学就嚷嚷头痛,只有我什么感觉都没有。蚊子还没起来,潮虫却借着暑气四处活动,早晨起床,见到有虫子四处在爬,胆小的同学连声叫着跳开去,我用手捉了就扔出门外喂鸡。龙井住茶农家,我更是如鱼得水如同住在自己家,泥地上说坐就坐不会忸怩不会客气,那家大人随口就送你一句“这粗胚”,在那里这是嘉奖只有我懂得。龙井人说的不是杭州话更不是普通话,话里有绍兴口音、余杭口音总之是乡下话,我只要说绍兴话他们也觉得我是自家人。

抢收水稻是个体力活,弯着腰割稻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同学大多累瘫在铺上,连饭都打不起精神吃。晚饭后我还去水塘边和农民车水,身子扒着横杠脚下踩着水车踏板,月光下一团一团水飞溅而来真个如珠如玉,远处蛙声联翩若雷鸣。在龙井采茶是谷雨前后,早饭后上山山路崎岖,露水尚浓,不少同学跌跌撞撞,连走带爬,还担心茶蓬里会有蛇,我光着脚走前头,拿根树枝敲敲茶蓬,停下来拉一把同学上石阶,我知道有人声蛇就会避之远远不必自己吓自己。太阳开始炙热,同学带着草帽也怕晒,我夏天打鱼摸虾身上每年都脱几身皮。我和龙井的孩子还玩得来,事情做得他们也称心,比如采下茶叶放进竹篓拿放都要小心,茶叶太嫩手脚重了倒出来就没了形,这不光是道理更是个习惯,有的同学再三关照还是手下没轻重,我是鱼虾装进竹篓看得比命重,竹篓口盖上游泳裤宁肯自己晒着草帽还要扣上去,走一两里地还找池塘浸一浸——虾鲜龙活跳才能卖的好价钱。晚饭后男孩子去茶蓬轰麻雀,牵着大黄狗叫上我,回来和他们一起在溪水里洗手脚,我抬头望望西山,山色黝黑初月在薄云一角,凉气袭来身心一片澄澈,没来由就叹口气心里知道自己是高兴。临离开龙井几个孩子相约来送我,有个女孩叫阿彩手捧一纸袋茶叶说她父母叫送给我,我低着头不敢看她,只觉得脸红心跳不知说什么好。

龙井村在三台山以西,北高峰南侧,沿龙井路即可抵达。我回杭州那几年,春秋天常和朋友来爬山。从天竺上山沿十里琅珰,拐过几个山峰,龙井村就在不远处。时值近午,层层叠叠茶山怀抱,龙井村春阳一片,敞亮旷远,像是在画中。当年龙井支农的日子就在眼前,似乎还见得到捧着一纸袋茶叶的那个阿彩,现在也成了奶奶或外婆了吧?说是白云苍狗,毕竟还是山河人间。望过去龙井依旧,村里那条辗转小道也依旧,眼见得它向着脚下的山头蜿蜒而来,到得近前,蓦然惊觉半个世纪过去了,却原来人世也依旧。

12

2016年,初三丙班毕业50年。听说先是高中学生提出要补发毕业证,杭二中的领导商量了,觉得要求正当,便给他们补发了高中毕业证明书——不是证书。高中各届就借这事各班搞聚会,老校区一时人声鼎沸车欢马啸。初三丙班群里很快就串联也要补发毕业证书,把意见反映给校方校方当然也同意,12月某日补发毕业证明,同学相约就此回老校区聚会。我退休回北京在乡下住着,这样的热闹我不会特意去赶。50年后重发毕业证明,这事想起来就尴尬:该发毕业证的时候没有发成,隔了50年什么话都没有,现在却说补发个证明,岂不犹如玩笑?这事怎么做都做不庄重,看来严肃不免是轻佻。

班里几个热心的同学发起要搞纪念册,在群里征集每个人的近照、简历、同学聚会照片和回忆文章。让我感动的是,有同学去杭州市档案局费心找出当年的毕业档案,把每人的毕业照一张张翻拍修理,发到了群上。这样每个同学的照片就有了两张,隔了50年一前一后互为映照。几个编委商量了让我写个序,我说班级纪念册个人写序不合适,我起草个初稿你们来修改,定稿了就用编委会的名义,无非放在纪念册前面做导引。我想了半天不知写什么好,勉强凑了几百字,就放在下面:

前言
这本《杭二中66届初三丙班毕业50周年纪念册》终于要付印了,令人百感丛生。
我们这届同学,1963年秋季入学,1966年夏初应该毕业。因为“文革”,拖延到1968年末1969年初,又因为“上山下乡”,陆续奔赴农村边疆,可谓未及弱冠,便星散天下。应该是货真价实的“老三届”。这就有了50年后——2016年——杭州二中校方为大家补办“初中毕业证明书”,同学们重回母校,于是成了这本“纪念册”的缘起。
其间隔着整整50年,半个世纪,大半辈子人生!细数这50年,对于纪念册,不仅繁琐而且无益——谁能从每个同学50年前后的照片里,读出连自己都曲尽难至的滋味呢?每根白发,每个皱纹,都在默默述说着50年的曲折步履和刻骨人生。我们这一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懵懂之间,“文革”“上山下乡”旋踵而来。及至而立之年了,改革开放大潮又汹涌而至。时代呼啸奔腾,不由分说,更容不得仔细辨认,而今痛定思痛:我们肩上所曾承载的,是怎样的风霜雨雪、沧海桑田!我们生命所曾亲历的,又是怎样的蛮横岁月、无尽波澜!
庄子说,是是而非非,善善而恶恶,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而今同学少年,白首相聚,证明着我们终于打败了时间,连带战胜了我们一直不得不面对的命运。生命和心灵迎来了成熟的那一刻。在这一刻,我们重回杭二中初三丙班,共同捡拾难以忘怀的少年时代,一起纪念杭二中特别是初三丙班曾经的一切。
历史已在我们脚下。我们身后,儿孙辈花一般地盛开。

说是打败了时间,其实只是不愿扫大家的兴——我们哪一个不是被时间打成灰头土脸?把历史踩到脚下更是一个诳。但我尚有没写的让人心痛:有好几个同学不曾熬到今天,有的亡逝时正当壮年,他们也该是历史的一部分——海涅说过,每一块墓碑下,都埋葬着一部世界史。

2017年清明过后,我到杭州,王楚雄、李志清、王德寅、应启寅在梅家坞山里请我吃农家饭,王德寅把代我领的初中毕业证明书交给了我,我翻开,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毕业照,年轻是不消说的了——谁在67岁去看自己16岁的照片啊——让我吃惊的是眉宇间的那股单纯、疏朗和英气,而今荡然无存。我唯有对着大家略笑一笑。梅家坞有山风吹过,茶山层层叠叠绿浪此起彼伏,远处薄雾如白纱缭绕山头,翻过那几个山头,是去往富阳的平常阡陌,早就修了杭新景高速,直达桐庐千岛湖。岁月沧桑,有人世更有天道,唯有富春江的江水滔滔日夜不息,年复一年,从西流向东。

13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哥哥临要退休了,撞上个机会,花五千元在龙井村买得一间旧屋,略作修缮,竟也能住得人了,就和嫂嫂住进龙井,基本不回城。有一年开春,我带十来岁的儿子回杭州,找了个日子去龙井看他们。

谷雨早就过了,哥哥给我泡的是自己摘的野茶,龙井山上的泉水,那滋味确实不同一般。他和嫂嫂每天上午去拎泉水,一桶又一桶,上山下山也权作是锻炼。看见路头溪边的野茶树,就停脚摘茶叶,凑多了请邻居帮着炒了,放在石灰缸里慢慢喝。端午还远呢,粽子已经包好,一串一串挂在房梁上,这回煮了几个给儿子吃,那粽叶也是溪边摘来的野竹叶,确也别有风味。日常吃食,除了米面一类去店里买,其他菜蔬鱼肉村头都有卖,当然都是农民自己的。酒是每年入冬,哥哥都会酿一大缸存起来,只是买的酱油越来越糟糕,哥哥说,他打算自己做酱油,把酿酱油的方子都找来了,想想并不难。

几个侄儿侄女也有了下一代,寒暑假孙子孙女外孙子都送来龙井,让小夫妻过几天自己的日子,白天膝下少不了有人攀绕,到得夜间,楼上打好地铺排着睡了一地。平常人家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这确实是好。只是我总有一件事存在心里,诸般不得排解。儿子在天井里蹲着玩蚂蚁,我喝口茶,开口问道:当年你说我考中学,只要是蕙兰,你就供我读,明知我不会读高中大学,中学又读来何用?

哥哥笑道,三十来年了,你还记得?我小时候读书没个准数,父亲手里有几个钱了,就把我放到学堂里读几个月,没钱了就回家,这样断断续续15岁才高小毕业——说是高小其实也是勉强。好在我还算聪明,要是就势去读初中还是跟得上,只是父亲要让我学织绸,织机也买进家里,我就依了父亲。还幸亏学了这门手艺,这辈子总算靠技术吃饭,养活了一家人。

——那和蕙兰有什么关系?

你知道你有个姐姐送进育婴堂,母亲给人家做奶妈,那家东家大儿子和我小学同学,要考中学了,爹娘做梦都想叫他进蕙兰。但这个家伙实在不争气,书从来不好好读,进馆子像进自家厨房一样便当。有次还请我和几个同学上馆子,喝得昏天黑地,临算账了钱不够,打电话给家里,是下人坐着黄包车带钱来把他领回去。母亲有天说,那家主妇对她实在好,吃饭她第一个吃,说要喂奶营养第一要紧。除了喂奶,家里凡事都不要她动手。就是这个儿子不长进,要考中学了哪里考得进呢?你替他去考吧,反正你也不读中学了……

——你就……冒名顶替,替他去考了?

哥哥说,哪里有你说的那么严重,不就是考个中学吗?到考试那天我就去了,心想学校认出我来,我就回来,不会少块肉。居然什么事都没有,考了,他就上了蕙兰。后来我想蕙兰究竟是什么让这家人牵肠挂肚?才知道是个教会学校,有钱人都想让孩子读蕙兰,有个好出身。

所以你是心里打了结,要我来帮你解?——一个俗套故事,只是落到我身上倒不像是真的——哥哥说,你又想多了,其实你上哪个中学,该供你还是会供你。你还算争气果真进了蕙兰。哥哥又说,我没读中学是没办法,文化总是不够,后来靠自学,不知多走了多少弯路。你要是考上蕙兰,就是我家命里有,我去不了你去都是命里一笔为定,有什么不好?
——那个公子呢?上蕙兰的那个?

他?蕙兰出来,去杭大读书,风流成性又管不住自己的嘴,1957年带了右派帽儿加上作风败坏,送劳改农场说是死在那里了。哥哥说,他也是书读得呆了,没事胆小有事胆要大,事情临头就要豁得出来。再说脚还在自己身上,你不会逃?那个时候他若去找我,到遵义躲几年,或许命还在,现在也是儿孙满堂了。

哪里是想到逃人人都逃得成的?我一直疑心哥哥嫂嫂去遵义,抛下高堂幼子,怎么看都像是慌不择路,那时正是反右风将刮未刮之际。话到了嘴边,嫂嫂在厨房叫了:好吃饭了,一会要赶末班车呢!便起身去天井招呼儿子。

早早吃罢晚饭,牵着儿子的手出门,哥哥送我们到龙井村口。公交站还有一里多地。暝色四合,群山沉沉如卧兽。夜风渐渐凉了,脱了外衣给儿子披上。这时回望来路,已慢慢融进了暮色。村子里有灯逐个亮起。心里总有点什么难以排遣,脚下就高低不平起来——

远处盘旋山路上有大灯时明时灭,那是进山的龙井路,该是末班车来了。

14

这回为了写这篇文章,搜百度“杭州二中”词条,除了引用的蕙兰中学那一段,其余无非是学校获了什么称号,同学获了奥数什么奖,着眼于今天的价值标准,确乎都是成绩,但是堂堂一所学校,若只是这番眼界和格局,就未免小气了。即是只与我在时的杭二中相比,也显得肤浅轻薄。学校是培养人的,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你得到什么称号关学生什么事?学生无论获多少奖,都及不上黄怀仁校长这一句,“哪怕门门功课不及格,只要有一门超前,一样收你进高中”,青天白日下,这是何等的眼界、气度和魄力!

当初学校取名叫蕙兰,应当有深意存焉。翻翻资料,屈原的《楚辞》就写到了蕙兰:“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陆游更是有诗赞咏:“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蕙质兰心,从来取它的高雅清洁,这恰该是学校教育的本意。

但蕙兰确实存在过。我哥哥替人考过蕙兰。依稀记得郁达夫、陆蠡、冯亦代等都毕业于蕙兰。前一阵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他也曾入蕙兰上学,不过很快就被开除了。他在杭州住过一年的斯家,公子斯颂德也毕业于蕙兰,后来成了早期的共产党人。杭二中一定存有蕙兰以来的档案,那里层层叠叠记载着学生的印迹,若去做一番考查,不知会寻觅出多少有趣的故事?那里应该还存有蕙兰的心魄,自由而敞亮,然而又是叛逆的,有着多少少年人的轰轰烈烈!
——杭二中于今已120周岁,杭二中的校史背后,自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的沧桑岁月。西湖不言,钱塘江水日夜奔流不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唯一代又一代学生始终生于蕙兰或杭二中的风景里,进去校外的世界,依然属于蕙兰或杭二中,还是一代又一代。

蕙兮兰兮!

2022年8月29日

作者简介

何志云,1950年生,浙江杭州人。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后调任黑龙江省文化局创作评论办公室评论员,1977年后历任浙江省教育局《浙江教育》编辑部编辑,《中国青年》杂志文艺部编辑、文艺部主任、编委兼文化生活部主任,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中国文联《文艺学习》编辑部主任,中国电影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环球企业家》常务主编,《中国摄影报》总编辑。

著有文艺评论集《印下指爪——何志云文学评论选》,专著《中国感受》《走向成熟》《青春party》,散文随笔集《迟到的缘分》《深夜独语》《最后的角落》《昨日的心情》等。

 

何志云:绳扣书 之1965年(上篇:墙门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