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这位山西人早在清代便游历欧洲十余年,写下中国第一部欧洲游记

13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晚年在监狱中,通过口述,由鲁斯蒂谦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成为西方最早关于中国的记载。

也许有人会问,最早记录西方的中国人是谁呢?第一部相关记载的书,诞生于什么时候?

《身见录》被认为是最早的一部欧美游记,也是中国人中最早描述西方社会文化的著作之一

 

根据著名史学家方豪在《中西交通史》一书所述,“《身见录》一书,实国人所撰第一部欧洲游记,至为可贵”。

而《身见录》的作者则是康熙年间,游历西方的山西人樊守义。

1682年6月13日(或6月18日),樊守义生于山西绛州(自述中为平阳人),从小就跟着法国传教士艾若瑟学习各种知识,后跟着他到北京侍奉。

17至18世纪的礼仪之争由中国国内而扩至国外,由传教团体内部而扩至罗马教廷与清庭的政治性对抗

 

1707年,当时中西礼仪之争愈演愈烈,康熙为了向罗马教廷澄清,于是派艾若瑟与樊守义等人前往罗马。

1708年1月14日,他们从澳门启程,经过八个月的海上航行,终于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上岸。

樊守义立刻得到葡王若昂五世的接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此后樊守义一行前往亚平宁半岛,在罗马觐见教宗克勉十一世。

樊守义和艾若瑟,将康熙关于多罗来华、中国礼仪之争以及传教士在华境遇等等,向教宗呈述。

教宗听后饱含热泪说,“我从来没有令多罗如此发言行事”。由此可见,樊守义圆满完成了任务。

由于克勉十一世借助教义干涉中国内政并一意孤行,致使中西礼仪之争达到顶点,进而造成清朝百年禁教

 

此后樊守义在罗马加入耶稣会,并在意大利游学近十年。不仅在此学习了不少有用的知识,更是去了都灵、米兰、博洛尼亚、帕尔马、那不勒斯、摩德纳等等城市。

这样的游历,让他对于意大利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此前的郑玛诺、沈福宗等人不相上下。

1718年,教宗收到康熙皇帝朱笔文书,于是召见艾若瑟、樊守义,跟他们说:“你们可以回国,我将另遣使臣前往,向中国皇帝逐条陈奏”。

于是樊守义等人踏上了回国道路,在葡萄牙逗留时,再次受到葡王的接见,并获得百两黄金的赏赐。

而在东归的船上,艾若瑟病故于好望角,只有樊守义一人回到了中国。

根据史学家方豪记载“于康熙五十九年六月十三日到广东广州府。于是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京。于九月初五日到热河,九月十一日在于波罗湖同北三十里,叩见皇上,赐见赐问良久,此乃余往大西洋之略志也。”

回国后,樊守义把在欧洲的经历与见闻写下来,送给当时的两广总督杨琳。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此书一直没有公开出版,而是藏于罗马的图书馆中。

《身见录》书稿从未刻印,深藏在梵帝冈图书馆中

 

直到1937年,著名学者阎宗临将所拍的《身见录》原稿照片带回国,随后对其作了校注,并刊发于1941年桂林《扫荡报》《文史地副刊》52-53期,《山西师范学院学报》于1959年2月号重新刊载。才让中国人所写的第一部欧洲游记得以问世。

回国后,樊守义在北京、山东、辽宁等地处理教务。在雍正推行的“百年禁教”期间,更是不顾危险行事。他还乔装成商人,前往青海,看望流放的苏努家眷,并为其施洗。

1753年2月,樊守义在北京安息,享年71岁。

来源: 六口缸  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