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东瑞专栏

影响我最大的十二部电影

东瑞

 

一直想写这个题目很久了。电影,犹如读书、旅游、个人生活经历一样,都是创作的源泉。事缘电影是综合艺术,集光影、画面、声音、意识等各种艺术元素于一身,倾注集体的智慧,又与平民关系息息相关,尤其是那些雅俗共赏的电影,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其生命力可谓超越时空,经年不衰。对人的一生实在影响极大,对创作者尤然。

我用了几天的时间温习和梳理,发现影响我的,都不是成本超亿的什么大片,除了几部,大都是小本经营,也竟然没有一部是战争片,几乎都是刻画和表现人性的;但那种影响力,堪称渗透骨髓,成了一生不灭的记忆。从创作思想、类型、形式到细节技巧、艺术形式,无不有有迹可寻。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由于两个儿女相续出世,我们虽然到了电影开放、完全没有禁忌的香港,也不能随心所欲地走进电影院,但也没有影响我对看电影的嗜好,一家电视台(明珠台)每晚9点半播放外国片,有不少就是电影的经典,记得《后窗》《擒凶记》《乱世佳人》《北非谍影》等经典就是在家欣赏的,还用录像带录了下来。影碟铺开得大街小巷都是时,我业余跑书店,也跑影碟铺,搜罗好电影,对自己进行电影的恶补。当然,有机会还是进大戏院欣赏。

岁月易逝,艺术不朽,留下的唯有映象和美感。

十二部电影好难取舍,以影响我的创作为最大的筛选原则吧。

 

童真无邪——《ET外星人》

那是观看《ET外星人》的最大收获。那时节,拍摄外星人的电影不是没有,但拍得那末成功出色而且老少咸宜的似乎就唯有此部。一个外星人意外遗留在地面上,遭到大人发现,拼命地追踪围捕,欲将其捉去实验,唯有小男孩和兄姐加以匿藏和保护。电影拍得紧张有趣,编剧者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精彩的发挥,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成人世界的算计和谋略,与儿童的天真、纯洁、善良和无邪,形成尖锐的对照。这个思想,印证了童真乃创作人最重要的可贵质量,其动人之处也在此。安徒生是如此,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包括鲁迅、川端康成、老舍无不如此。童真也是作家唯一的救赎。我在从事成人写作的同时,也创作了不少儿童文学。贯穿在其中的动力、灵魂就是童真的永葆。《ET外星人》如此美好,长留在我记忆里!最直接的影响,我写了《三个难忘的夜晚》等篇,在长篇《透视者》末尾就动用了外星人的概念;《过去的女孩》女主角来自旧年代,实际上是“外星人”的变奏。(1982年上映,男主角为艾里奥特,导演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岁月回溯—《飞越未来》

我喜欢钟汉斯(大陆译为“汉姆·汉克斯)的《飞越未来》,他的走红,也以此部起始。如果不是他的演绎,恐怕电影也不会那样成功。三十来岁的大人了,扮演心智只有十几岁的少年,维肖维妙,多届影帝不是空头的,实至名归。话说十三岁的男孩乔希厌倦了孩子世界的生活,有一夜到娱乐场去,在许愿机前许愿,希望马上进入成人世界,他真的一夜间长大。可叹的是他身体长大,心智却还是孩子的,纯真如故。他的纯真赢得人心,做到了玩具公司的高级负责人,还有女同事对他十分好感。但成人社会人事复杂,烦恼也多,乔希还是怀念小时候的时光,最后还是回到了童年。这部片成了我的至爱,我直接运用“时光倒流”模式写的少年小说就有《相约在未来》(香港、新加坡两种版本),短篇有《过去的女孩》《遇见2017的女孩》《时间遥控掣》等篇。我怀念电影的纯真自然,不像现代的穿梭剧,生硬造作,不忍目睹。在创作上,小说时间确是一套魔术,运用得好,事半功倍。(1987-1988上映,潘妮·马歇尔导演,钟汉斯主演,女主角为伊丽莎白·帕金斯)

 

励志正面——《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成为我们父子的共同恩物,也由钟汉斯演绎,改编自温斯顿·格卢姆的小说。电影中的主角福瑞斯特甘出生于小镇,先天智障,智商较低,但当遭别人遗弃、嫌弃他时,他没有放弃自己,从不自卑和失望。他喜欢跑,电影上不断出现他跑的画面,偶然的机会加上他的不懈努力,他成了大学生、成了橄榄球巨星,成了捕虾大企业家,还在中美建交方面立功,最后还成家娶妻生子。影片紧凑感人,一气呵成,将一个弱智低能儿如何走向成功的人生巨细无遗地表现和描述出来。那时儿子在中学几乎留级,十分彷徨和失落,要求我陪同他来看这励志电影,我们的出版社1991年创办,也已经亏损了三年,都处在不知如何走下去的十字路口,电影无疑给我们父子俩注射了两支强心针。后来,儿子奋发图强,上到中四发力,拿了好几个第一。我们出版社也渐渐上轨道。1995我写了约七万字的《叛逆出猫党》即以儿子为模特儿,以他的变好事迹为素材,风行一时。励志散文集《陪你一程》《活着,真好》也都以对人生迷惘的朋友为对象出版。我的大部分小说都以书写人性的美、赞颂小人物的题材来鼓励读者。(1994年上映,钟汉斯主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

 

视角转换——《城南旧事》

  始终忘不了改编自林海音《城南旧事》(1960年)的电影里小英子那明亮、纯真迷人,带点伤感、探索的眼睛,不要说那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相思揪着人心,就是以小英子这样女孩的眼睛看大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就感到心疼。电影将几个没有关联的人物的故事连接起来而依然感到一气呵成,真是了不起。评论家认为这是一种清新和隽永的散文叙事语境,足以表现一个时代的童年往事般的心理路程。影片采用了低视角,那是属于小英子的,造成了年龄差距和陌生感。有的评论说得好,电影好像没有说什么,却感到说了很多。在此这前,我读过以不同视角写的不少小说,电影《城南旧事》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令我更深地体会到时时转换小说视角的必要和重要。如《蛙人日志》里的‘我’是蛙人;《清汤白饭》里的“我“是收银员。(1982年上映,沈洁主演,张丰毅等任配角,吴贻弓导演)

 

无声力量——《八月照相馆》

我不知将韩国的《八月照相馆》的影碟看了几次?每一次都被那无声的空白画面感动。我想,人讲得太多,啰嗦得反而不知重点何在?国画画得太满,观众没有想象的余地;小说写得太满,少了简洁之美;电影太满,只能说明编剧和导演信心不足。影片写的是女子兼职交通员的多琳和照相馆老板正元之间的关系。多琳二十出头,经常到正元那里冲洗照片,正元耐心听取她的埋怨;正元三十几,患有绝症,依然努力工作。他住院时将照相馆大门关起来,门外挂着“外出中“的牌子,多琳只好将给他的信丢在门缝内。正元渐渐对多琳好感,但想到自己时日无多,只能走到咖啡店外远距离地偷偷窥看多琳。后来照相馆永远地关门了,有日多琳发现玻璃橱窗内挂着她的半身照,还有几行字,也是本片的经典台词——“爱情会褪色,一如老照片,而你在我心里会永远美丽,直到我生命最后一刻。”多琳笑了,幸福洋溢在脸上。《八月照相馆》给我最大的创作启发是,以画面说话,胜过千言万语。(1999年上映,沈银河任女主角,韩石圭任男主角,导演许秦豪)

 

内心欲望——《谈谈情跳跳舞》

日本片《谈谈情跳跳舞》写小人物的内心欲望及其变化,细腻精彩。营业课长杉三正平虽然家庭和睦圆满,但结婚久了,渐渐麻木,感觉枯燥单调的机械生活需要注入一点活力,在一次下班的车子上偶然看到在车窗外的楼宇窗口掠过一张女性寂寞的面孔,吸引他第二天前往探测,方知那是一家舞蹈教室,女子正是舞蹈教室的导师岸川舞。杉山欲约会她出外,为她婉拒,杉山也不介意,索性学舞,并从中感到开心,感到生活充实而增添了一点意义。他的妻子昌子发现丈夫似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曾经雇请侦探调查,也没有查出丈夫婚外情的什么真凭实据。一家子还是幸福地过下去。电影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小人物也有正常的思想出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那是正常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电影给我最大的第二启示是人性的复杂,尤其是内心。我写《汤》《马》《歹念》等都是将人性的善恶集于一身的。(1996年上映,所役广司任男主角,草民代任女主角,周防正行导演)

 

荒谬变形——《迷墙》

 到现在很难估计这部《迷墙》给我的影响。其主题是反战和反腐朽的传统,而“迷墙”象征着迷惘和对人身心的禁锢。电影以迷幻的影像和摇滚乐的配合讲述了一个非典型乐队主唱的成长史。儿时,平克的父亲在二战中身亡,母亲不贞,这使他幼小心灵备受创伤。在学校,他对呆板的填鸭教育深恶痛绝,成年后,他与舞女淫乱、吸毒、沉沦,在此期间,他怀着强烈的反战情绪和愤世嫉俗的观念,寻求真理,物质生活的丰富始终无法弥补他精神的极度匮乏。影片以摄人魂魄的音乐、光怪陆离的画面相配合,令全片弥漫着浓厚的迷幻色彩,其叙述手法大胆前卫,超越传统,将荒谬、变形、写实、卡通、象征、梦幻和意识流融于一体,映象效果极其出色,造就了一部音乐巨片和现代电影经典。全篇没有一句对白,但哀婉而如泣如诉,意象纷呈,令人惊叹。我在1993年出版的《似水流年》和在1999年出版的《无言年代》两本短篇小说集里的二十多篇短篇,就用了各种超现实的荒谬手法写成。1992年出版的十几万字的长篇《暗角》全书都用了超现实和象征、意象的表现形式,将十个主角关闭在无法逃遁的车厢里描述。我想小说如果形式不变化,很难说不会渐渐走向死亡。(1982年上映,鲍勃·霍金斯主演,艾伦·帕克导演)

 

 大胆意象——《赤桥下的欲望》

 今村昌平根据边见庸小说改编的《赤桥下的暖流》是我迄今看过的最奇异的电影。奇异不在情节的奇情,而在那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当时我在影碟铺发现了它就如何至宝,我想它压根儿在电影院不可能公映,阳春白雪必然导致曲高和寡。电影内容赞颂女性的活力,也描述了性欢愉对人心的救赎。女子里佳内心有欲望时体内的水就会满溢,谋求与男子的结合,遇到了男子阳介,情投意合,水乳交融地发挥原始本能,里佳在高潮时犹如鲸鱼喷水,蔚为奇观。在画面中,男欢女爱只有隐约暗示的画面,没有任何三级镜头,留下的是观众想象的空间;然而被大肆强调的是女子身体喷水的汹涌水流,流经泥土、沟渠、河流和大海的各种变化。流经泥土,那些枯萎的花卉再度盛开;流经沟渠,鱼儿都被吸引,纷纷随着那活力之水欢快地流向大海。“赤桥”连接着大海和河流,成为女子和社会关系的一种隐喻。我无法找到小说原著来读,也不清楚它是否有中文译本,电影令我再次感觉到非传统手法的力量,荒谬、幻想、超现实,成了不少好小说的救赎。我写有大量的超现实的小说,如《幸运ABC》《影印感情》《玻璃隧道》《无言年代》《店铺》《狗案》《透射者》等等,都和阅读大量幻想小说与电影有关。导演今村昌平导演的作品还有《鳗鱼》《楢山节考》都是名重一时,得奖无数之作。(2001年上映,役所广司任男主角,清水美纱任女主角,今村昌平导演)

 

缠绵悱恻”   寻美象征”——《魂断蓝桥》《魂断威尼斯》

 我的大偶像慧云·李(一译费  雯丽)主演的《魂断蓝桥》成绩其实并不逊色于《乱世佳人》(《飘》),许多人都看过,剧情不再细说。战争摧毁和扼杀了一段美好的爱情:舞蹈演员玛拉和英国陆军上尉偶遇而一见钟情,然而命运多舛,无法圆满,最后是玛拉堕落风尘,在拿破仑桥上迎向一辆大卡车轻生。有些桥段虽然陈旧,但影片将当时男女的爱情表现得那样纯真热烈缠绵,在爱情片里实在罕见,对战争的罪恶的无声抗议也是有力的;再说电影里体现的爱情观、贞节观都是很东方的,难怪获得中国影迷的疯狂喜爱。慧云·李的演技炉火纯青,迄今无人可匹敌,她是天才演员(后竟然精神失常,红颜薄命)。(1940年上映,慧云·李任女主角,罗伯特·泰勒任男主角,梅尔文勒罗伊导演)也以“魂断”作戏名的还有《魂断威尼斯》,改编自获诺贝尔奖德国作家托·马斯的原著。内容说的是一作曲家来到威尼斯度假,遇到波兰美少年,神魂颠倒,紧追不舍,不能自己,到霍乱蔓延时,依然不愿意离开,以致染病,最后死在威尼斯。电影给我最大的启发是那种对美的象征意义,居然可以用类似同性恋的模式演绎出来。两部题材一般的故事,大师的演绎就那么文学、不同一般,化腐朽为神奇。我出版于1995年的长篇小说《迷城》最初篇名为《魂断槟城》,诗意结构、唯美语言用了不少象征和意象,深受该部文学著作和电影的影响(1971年上映,少年为伯尔尼·安德森扮演,艺术家为德克·博加德扮演,维斯康蒂导演)。

 

精致设计”    “唯美语境” ——《情书》《假如爱有天意》

 对日本青春电影旗手岩井俊二《情书》的崇拜,一方面我将原著读完,另一方面将他所导的电影影碟《四月物语》《燕尾蝶》《花与艾丽斯》尽量搜罗齐全。他的《情书》设计精致而且精巧,同名为藤井树的灵感,挖掘出深埋多年的单恋纯真,也牵涉起痴情凄美的一往情深,两位未见面的女子在时空中交流,快要湮没的心事终于浮出水面,女主角博子终于知道已故男友对她一见钟情,乃是因为她和他中学同学藤井树样子酷似。像这样的故事也不是很特别,但电影拍得清新一如一首诗。(1995年上映,中山美穗主演。丰川悦司、柏原崇任男主角,岩井俊二导演)《假如爱有天意》剧情老套,但落在郭在容手上,化腐朽为神奇,两代人的相似恋情交织得如此凄美,可以说既向通俗致敬,也向唯美的《情书》八年后的遥远致意。两部情感电影都以唯美的语境将人类男女爱情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超越了一般模式,不能不归功于特殊的语境(注,所谓语境即指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如环境、时代、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等等)。《魂断蓝桥》热烈感伤,《魂断威尼斯》畸形象征,《情书》清新精致,《假如爱有天意》唯美抒情,可见技巧和表现形式何等重要!(2003年上映,孙艺珍主演,曹承佑、赵寅成任男主角,郭在容导演)

感谢这些电影,感谢它们对我的深刻影响,在我作品上留痕,而那些不朽的光影、映象也将永驻留留在我尘封的记忆深处,成为永恒的美感。

2017年  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