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敏:文学与爱情在塔尖会合了
小书斋里,回荡着掳掠我心四十年的《穆尔道河》乐曲——捷克国民乐派作曲家史麦塔纳传世之作《我的祖国》交响诗六首管弦乐曲之一。这部作品展现十九世纪末兴起的民族主义音乐风格。每一个音符都诉说着波西米亚的历史故事,描绘其美丽地景与动人的传说,史麦塔纳的爱国情怀表露无遗。
聆赏《穆尔道河》从涓涓细流到水量渐丰、加速奔涌,随着水势浩荡河面增广,气势雄浑而波澜壮阔,在圣约翰急流上迸发出万朵浪花儿……;那情状,直教人心绪翻腾……。我努力静下心来,思想着这曲式行进的姿影与戏剧性的演译,脑海里几次闪现文学家东瑞与他的文学伴侣瑞芬。妙啊!这穆尔道河,与东瑞的文学生命历程像极了;这条河与他们两人的爱情进行式及人生况味,也恰恰吻合呢!

小米夫人名言:“每个人都在筑一座高塔,期盼有一天,所有荣耀在塔尖会合。”二十出头的东瑞正在筑他的高塔,一边唱起《小河淌水》:“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妹在远方”这阿妹是谁呢?是东瑞的姨表妹:聪颖灵慧、笑容甜美的瑞芬。对于个性敦厚笃实的东瑞而言,他心里清楚——文学,是他今生最繁华的梦想;而瑞芬,却是他灵魂深处最渴慕的远方。那时,东瑞的生命小河里,流淌着涓涓滴滴细腻的真情,使得原本不可企及的远方,一天天被他拉近。终于,东瑞牵起瑞芬的手;二人开始逐步落实他们的文学大梦……。
小两口成家,双薪合力打造幸福家园。从汗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向前……,不论是蓝领差事、或是白领职位,东瑞总是全力以赴;公余之暇,笔耕是从不间断的使命。他同时为五家报纸写专栏,气吞山河,文学声望日隆;接受许多报章杂志及电视媒体专访,遭其正职公司同仁相忌,侧面施压,甚或逼迫东瑞离职。

短暂失业的一家之主压力极重,当时母亲从印度尼西亚移居香港与他一家四口同住,东瑞身为人子、人夫、人父确实焦虑。所幸,母亲常为他加油打气:“大丈夫,何患无职?!……”。爱妻瑞芬贤德,从不抱怨,只在他身旁安慰、鼓励。东瑞没让一对儿女知道爸爸失业,怕影响他俩快乐无忧的童年。在失业期间还购买新玩具给孩子们玩,让全家气氛仍然维持往常的欢乐。求职过程中东瑞内心焦急奋力苦撑,拚命写稿,赚取微薄稿费,与瑞芬勉力支应家用所需。突然,文学,神来一笔,为东瑞带来幸运转机,那是一九九一年,东瑞以一篇题为《山魂》的散文参赛获得首奖,奖金高达港币一万元……。
某日,东瑞与瑞芬共同商议,决定“双骑结伴攀虎山”,明知出版业经营不易,却毅然决然在他们定居多年的香港共创“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夫妻同心拚搏。几年后,涓涓细流的小河水量已渐丰满,流速畅快力道十足,河面也宽阔了;已然有滔滔大河澎湃之象……。东瑞五十二年来创作的千万文字雄兵早已巍峨如山,他总共出版一百五十种单行本著作,不少作品瑞芬也共同参与完成,“文学二人组”成绩斐然。获益出版事业今年三十五周年,出版了六百多种著作,其中不乏当代文学名家大作,着实令出版界与文学同好刮目相看。赞叹哪!东瑞、瑞芬的文学与爱情在塔尖会合了!

2025年10月至12月,金门睿友文学馆陈长庆馆长盛情邀请文学家东瑞与瑞芬荣返原乡举办文学展。如今东瑞的笔下山河已然蔚为奇观,即将在金门岛乡的文学殿堂发光;正如穆尔道河,在圣约翰急流上迸发出万朵浪花儿,那般炫目、壮观。

《笔下山河壮·东瑞文学展》10月2日开展,东瑞与瑞芬回想年初,两人怀抱着重返太武山朝圣的激情,协力同心开始准备展览资料,耗时八个多月,装箱、邮寄、托运,分批抵达金门,包括东瑞文学创作珍贵手稿、媒体报导之剪报与图档、海内外一百多场学术讲座数据及影像、世界各地各类文学奖获奖纪录暨数十件奖座、奖状,以及东瑞文学生涯中最重要且尚有存书的一百二十余册著作:极短篇、短中长篇小说、散文诗、散文、游记、儿童文学、少年文学、评论等各种文类作品。这一场越洋跨海而来的文学盛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要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