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大道》(林耕编著)

吴林根:怎样学用黄谷疗法?(老年人版)

什么是黄谷疗法?

黄谷疗法:非处方药的黄连素(盐酸小檗碱100毫克/片)和谷维素(10毫克/片)是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个体状况,以及黄连素的量效关系,以不同配比治疗糖尿病和三高的组方。

海外已有保健品小檗碱500毫克/片、谷维素60毫克/片的剂型。

 

一、为什么必须合用谷维素?

黄连素不易为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较差,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及广州的南方医科大学相隔10年间的两次研究报告均发现谷维素可以促进黄连素吸收,增高血药浓度提高疗效。

黄连素为什么能够降低血糖?

国内外学者研究报告,黄连素是一种靶向KCNH6钾通道的胰岛素促分泌剂,依赖血糖水平,通过葡萄糖激酶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原异生及合成、促进糖酵解调节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肠道麦芽糖酶及蔗糖酶、减少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通过下调miR-106b激活β-连环蛋白/TCF4信号通路、促进肠道L细胞产生促胰素GLP-1;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维护胰岛功能;抗炎;抗氧化;抗凋亡和抗自噬活性;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降糖机理降低血糖。黄连素降糖机理几乎涵盖了目前所有降糖药的作用机制,黄谷疗法卓越降糖疗效不是偶然的。(均引自国内外文献)

 

二、黄谷疗法适应症、禁忌症及优势:

【适应症】1型和2型糖尿病及三高患者。不主张高血压单用黄谷疗法治疗。

【可用于】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脂肪肝、高尿酸、高胰岛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代谢性异常疾病。

【禁忌症】溶血性贫血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以及有黄连素过敏反应者禁用。有原发或继发性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患者慎用。

【主要特点】

1.具有高效平稳的降糖疗效,还可同时调节血脂、减轻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体重。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2.对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合并尿酸升高者,有一定降尿酸作用。

3.加用黄谷后可减少低血糖反应,单用黄谷疗法可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4.无降糖、降脂、减肥药可见的肝脏的不良反应。相反,对原伴有肝功能异常者有降酶护肝作用。

5.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出,有益于防治糖尿病肾病。

6.对冠心、脑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等治疗有益。

7.据上海交大仁济医院和国内外学者报道对肠道及多种肿瘤有抑制、转移、复发防治作用。

8.观察发现,小腿夜间抽筋痛、阳痿、口腔溃疡、体癣、病毒性感冒以及关节炎、肩周炎等非特异性炎症的缓解和改善,显示有防治作用。

 

三、黄谷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目标

控制血糖尽快达标,防治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提高糖尿病人生活质量。

黄谷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理想目标:

1.包括老年人在内,糖化血红蛋白均应<6.5%。对少数仍合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的年迈老人糖化血红蛋白至少应≤6.9%。健康人<6.0。

2.保持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恢复正常饮食,但不可胡吃海喝。

3.在血糖稳定下降,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后,逐步减少或停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

4.血脂(总胆固醇<4.5 ,低密度胆固醇<2.6 、合并心脑血管病<1.8;甘油三酯<1.7)、血压(<130/80)、体重(体重指数<24)、腰围(男<90,女<80)达标。

5.无并发症,或不增加新并发症。

6.对于病程短,病情轻的病人,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结构、积极运动的部分病人,可减少、停用或探索最小、有效剂量的黄连素、谷维素。

理想目标是视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胰岛功能、药物的依从性、个体差异等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如果合用用最小的用量、最少品种的降糖药,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也是值得的合理选择。

 

四、黄谷疗法应用方法

首先应是必须保持科学、合理、均衡、节制饮食和积极运动的健康生活(包括戒烟、戒酒和不熬夜)、工作方式和良好平和心态。

糖尿病人合理饮食目的:

1.纠正代谢紊乱,合理饮食达到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尿酸,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2.控制饮食可以使胰岛细胞得到休息,减轻胰岛负荷、维护胰岛功能。

3.维持健康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利于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4.控制饮食可降低餐后血糖,避免血糖过度波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抑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5.改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满足妊娠、哺乳妇女的代谢增加需要,并保证糖尿病患者充沛的体力。

糖尿病人合理饮食原则:

1.总量的控制。

2.营养的均衡。

3.尽量少吃多餐、定时定量。

4.粗细搭配,提供多纤维食物。

根据黄连素的量效关系,一般常用,黄连素4-6片、谷维素3-6片、一日三次。两者饭前15-30分钟, 两药同时服用,用白水送服、禁用茶水!

服用适量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代谢紊乱,有助于糖尿病和三高治疗。

一般三个月为一疗程,即应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歺后2小时血糖及血脂、肝功能(转氨酶)、肾功能(肌酐)、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和胰岛素等指标,以便评估比较治疗前后包括胰岛功能等病情和疗效,指导进一步治疗。

在血糖稳定下降,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后,自测血糖能保持持续、稳定下降至达标水平,或有低血糖反应倾向者,应逐步、减少,以至仃用胰岛素或降糖药。但不可急切过早完全仃用或减少胰岛素和降糖药。

高血脂、肥胖或超重、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代谢异常疾病患者应用黄谷疗法可参照糖尿病治疗方法。不主张高血压首选黄谷治疗,治疗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时可一并观察。

限制饮茶是为了避免茶中鞣酸与黄连素结合成不被吸收的不溶解化合物,影响降糖疗效。

空腹服用黄连素是为了抑制肠道蔗糖酶等消化酶,减少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评价糖尿病的病情和观察疗效看什么?

评估病情和观察疗效必须以反映患者近2至3个月的平均血糖的糖化血红蛋白这个全球共同推荐的金标准。

空腹血糖、歺后血糖均为瞬时血糖(反映抽血那一瞬间的血糖),其影响因素较多,虽然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但评价病情和观察疗效时,仅作标准同样条件下观察病情和疗效和用药的参考。

 

五、应用黄谷疗法发生胃肠反应怎么办?

什么是胃肠道反应?

与二甲双胍、拜糖平等多种降糖药一样,服用黄连素后也可出现胃疼、胃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气(放屁)增多、排便次数增加、腹泻、水泻等轻重不一的类似消化不良反应症状以及大便干结、便秘、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功能异常。

胃肠反应对办法:

一般情况下,肠道反应在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行缓解,如果反应强烈,在三餐前即刻用2~3汤勺温水冲服一小汤勺老陈醋即可缓解,但要坚持一日三歺,每顿歺前即刻服用,不可吃吃停停,或吃一顿不吃一顿;若水泻明显,可购买益生菌(如商品名培菲康及双岐杆菌)服用,有助缓解肠道反应症状。

为什么吃醋会改善胃肠反应?

我们未发表的研究资料显示,服用黄连素后会抑制胃泌素的分泌,从而导致胃的壁细胞分泌胃酸减少,胃肠反应是胃酸减少导致消化不良所致,吃醋自然会改善胃肠反应症状,这在出现胃肠反应的90%以上糖友症状改善也得到了证实。

 

六、发生低血糖反应怎么办?

低血糖反应有哪些表现?

低血糖的症状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发抖、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比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昏迷等。老年人反应迟缓,特别要注意防范夜间低血糖引致的昏迷、死亡。

发生低血糖反应怎么办?

在服用黄谷疗法期间,若合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当黄谷起效后,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迅速饮用糖水、含服糖块等食物,并应逐步减少出现低血糖反应前的胰岛素用量,直至最后减少或完全停用胰岛素;停用胰岛素后如果仍有低血糖反应,即可逐步减少或停用口服降糖药,直至最后停用口服降糖药。

停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更是我们彻底避免低血糖反应、远离“是药三分毒”的药物不良反应理想的治疗目标!

怎样逐步停用降糖药和胰岛素?

1.黄谷起效后,充分调整好饮食、运动、情绪、睡眠等降低血糖的非药物疗效因素后,再逐步减少胰岛素用量。

2.胰岛素的调整主要应当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渐进行。

3.调整剂量后达到新的稳态需要一段时间,胰岛素调整不要太频繁,3至4天调整一次即可,但一旦有低血糖倾向,即刻可减少其前的胰岛素用量。

4.为安全起见,每次调整胰岛素的幅度不宜太大,以减1至2单位为宜。

5.谨防低血糖:

当餐前血糖<3.9mmol/L时,应马上进餐,将胰岛素注射时间适当延后,注射剂量减少2单位;当睡前血糖低于6.0mmol/L时,应在睡前适当加餐,以防止夜间低血糖;随着黄谷持续作用及血糖下降的“糖毒性”的改善,患者自身胰岛功能改善,应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

6.胰岛素用量可随着进食量和运动量的改变灵活调整。偶尔想多吃一点可以临时在餐前多加2个单位胰岛素,餐后临时增加运动量(如打球)。

 

七、治疗1或多个疗程后怎么办?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后怎么办?

继续向理想目标努力,减少或停用胰岛素和降糖药,力争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腰围、尿酸六项全部达标。

对于病程短、病情轻、无并发症病人,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卫生、科学、合理、均衡、饮食情况下,力争减少或停用黄连素和谷维素。

关于2型糖尿病初步逆转

2021年北大糖尿病论坛提出,怎样算糖尿病逆转?

部分逆转:不用任何药物至少1年,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7。 完全逆转:不用任何药物至少1年,糖化血红蛋白<5.7%,空腹血糖<5.6。

长期逆转:完全逆转状态持续超过5年。

不达标怎么办?

在《黄谷疗法》“提高糖尿病疗效的14条密码”一文中仔细查找原因,反思可能存在的问题,继续糖尿病治疗。吴医生微信号:liqunwulingen。

 

附件1. 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附件2.低血糖反应临床表现

 

关于作者吴林根医生,参考以下链接

介绍新书《糖尿病的克星:黄谷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