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女子丘索维金娜
手君君
昨天晚上,数千万观众在电视机前,见证了一位传奇选手的谢幕。
在国际体操联合会中,有2个跳马动作,1个高低杠动作以她的名字命名。在昨天结束的女子体操资格赛中,46岁的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获得14.166分的成绩,无缘跳马决赛。这就是丘索维金娜留给世界的最后一跳,传奇就此走过30年。
而留在那张布满褶皱的脸上的,是说不出的遗憾——观众心里都清楚,她不只在和对手比赛,还在和自己较劲,和时间较劲。
当一切尘埃落定,丘索维金娜回到跳马赛台上,她朝四方挥手致意,通过镜头向全世界观众告别。回报她的,是现场长时间的掌声与欢呼。此情此景,丘索维金娜哭了。正如她所说,这是令人喜极而泣的时刻。
她对着镜头双手比心、送出飞吻,和同组选手一一拥抱,合影留念。这是她留给奥运赛场的最后记忆。
为了给身患重病的儿子筹措医药费,这位伟大的母亲20多年来拼尽全力参赛,用一个个奖杯换来的救命钱,延续儿子的生命。
她还说出了那句感动无数人的话:“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46岁,7战奥运(东京这是第8届),获奖无数,她早已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宝座上的人物。
满场的少女选手中间,她满脸的皱纹和略显松弛的身体曲线都格外醒目,已经被称为“体操奶奶”。全世界都知道她靠着不断参加比赛获得的奖金,救活了重病的儿子,也听说过大名鼎鼎的“丘索维金娜跳”。
面对死神的狞笑,她用不到90斤的身躯,与疾病、贫困、质疑、误解缠斗,在绝望与希望里打滚,终被命运百炼成钢。
但令人欣慰的是,事情总算有了好的结局,孩子的病基本痊愈。
这一次东京奥运会,这位坚强的母亲终于可以不再为筹措医疗费而战,而是源自对体操本心最为真挚的热爱。
在手手君书写过的杰出女性中,丘索维金娜肯定不是成就最高的,也不是对世界贡献最大的,但她的故事,同样让人热泪盈眶。
从她身上,人类再次彰显了母爱那排山倒海的力量。
01 初登赛场,一鸣惊人
1991年,如今忙着鸡娃的妈妈们都还是小孩呢,课余的一大娱乐便是观看运动员“大哥哥””大姐姐”们的体育比赛。
这一年在美国举办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出现了一张新面孔——来自前苏联的16岁小将丘索维金娜。标准的齐刘海、马尾辫,浓眉大眼里透着七分自信三分稚气。
2金1银的好成绩,让她一鸣惊人,也第一次尝到了为国争光的滋味。金牌的荣光还未散尽,回国仅三个月,强大的苏联便告解体。
独立后的乌兹别克斯坦加入独联体。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丘索维金娜代表独联体征战,一举获得团体金牌。
国际体操界开始对她刮目相看。
再后来,丘索维金娜的运动服又印上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徽。
体育从来都离不开政治。一路的波折变化不但意味着国土面积的骤减,更是国家实力的一落千丈。
在百废待兴的乌兹别克斯坦,丘索维金娜失去了往日里优越的训练条件,也失去了一众并肩战斗过的高水平队友,甚至连必要的后勤保障都得不到。
当一切无从依靠,她只能成为自己的依靠。
简陋的场馆里,她照着自己的经验,因陋就简地想了很多办法继续训练,还开发出不少新技术。从那时起,她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国家的体操项目,成为乌国体育的门面。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丘索维金娜为祖国夺得了跳马和高低杠铜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她获得个人全能第十名。
1999年,21岁的丘索维金娜退役,结婚,与乌国摔跤运动员克帕诺夫组成家庭,生下可爱的儿子阿廖沙。
尽管刚获独立的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凋敝民生艰难,但凭着夫妇俩的努力,小家庭的生活过得温暖而幸福。
02.去而复返,矫健如昔
原本以为十几年的体操生涯就此画上了句号。随着成长和生育的完成,生理上的变化毕竟是普遍的规律。
体操是一种低年龄段的运动项目,大部分女运动员在成年之前就已达到职业生涯巅峰,20岁左右就会告别赛场。当她们披金挂银的时候,多半都还是大孩子。
这是由女性的生理规律决定的。16-20岁是身体柔韧度最好的时期,一旦过了青春期,韧带和骨骼发育成型,体型就会发生变化,力量上也无法再达到体操运动的要求。
而生育带来的变化就更加地不可控。赛场上凡是超过20岁的运动员都算是高龄“老将”了。
可是有时候客观规律也有例外。
2002年的一天,当27岁的丘索维金娜回到体操馆,看到镜子中明显胖了的自己,竟不由自主地重新开始训练起来。她发现自己的身体没有并像人们说的那样退化。
肢体依然柔软,退化的力量通过练习也完全可以补回来。
既然可以,为什么不继续?儿子已经三岁,育儿最吃重的阶段已经过去。她决定重回赛场。
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妈妈运动员“丘索维金娜为祖国摘得跳马和自由操两枚金牌。
03.为救病儿,无奈去国
生活的可怕就在于它的无常。你永远不知道在哪个拐角处,噩运会龇出青绿的獠牙。
颁奖仪式后,沉浸在喜悦里的丘索维金娜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家里报喜,却瞬间从天堂被打入地狱。
母亲在电话里告诉她:“阿廖沙突然咳血了,他被救护车带走。”
她心急火燎地和丈夫飞回塔什干,详细检查的结果是,阿廖沙得了白血病。听到医生宣布的那一刻,丘索维金娜当场昏倒。
幼儿患这种病,在当时的世界医学界已经不再是无法攻克的难题。不幸的是丘索维金娜一家身处经济刚刚恢复起步的中亚国家,这里的医院连单独的儿童肿瘤科都没有,白血病患儿只能去输血中心,在蟑螂老鼠满地乱跑的房间里接受输血。
没有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煮一煮就用第二次,用完再煮。所有孩子争用一根导管,就这一根都是费了好大劲弄来的。这就是当时乌国首都的医疗条件。
就算年轻的父母都已经是国家级运动员,也为国争过光,这个国家还是没有力量去拯救濒于毁灭的小家庭。
即便是釜山亚运会两枚金牌的奖金,要拿到手也经过了向有关部门一年的申诉,最终到账的只有区区15000美金。
等不到援助,他们卖了房卖了车,卖到一无所有,所得也不到治疗所需12万欧元的一半。
最困难的时候,夫妻俩需要靠朋友送来的五谷杂粮糊口。他们疯了一样地想赚钱,救孩子的命。
可是丈夫早已退役,妻子除了“翻跟头”什么都不会,要从头学艺又来不及。唯一的办法是趁还翻得动就继续翻,拼命翻,能翻出一块金牌来就是3000欧元奖金,就能让孩子多活一点时间。
夫妻俩做了分工,丈夫在家照料孩子,妻子出外四处征战。为了加大赢面,除了擅长的跳马项目外,丘索维金娜还同时练习起了自由操、高低杠、个人全能、平衡木等项目,尽可能地参加一切与体操有关的比赛。她成为那几年体操赛场上最频繁出现的面孔。
2002年世锦赛跳马铜牌,2003年世锦赛跳马金牌相继被她收入囊中,立刻就变成儿子的检查费、输血费、穿刺费……金钱变成母亲和死神之间拔河的绳子,多挣一分,儿子就离母亲近一点,离死亡远一点。
靠着维持性的医疗手段,一家人就这样坚持了3年。
有一天医院通知家属,能用的医疗手段都已用尽,如果不另找医院做化疗,孩子可能会死。
即便不考虑乌国的医疗能力,要彻底治愈儿子的病也至少需要12万欧元和其它后续费用。这么大一笔钱,做母亲的就算是翻跟头翻到死也不可能挣到。必须另想办法。
此时,德国的体操俱乐部向丘索维金娜投来了橄榄枝。他们很早就注意到她了,得悉这般困境,承诺她只要能代表德国出战,可以提供优越的治疗条件,并承担孩子所有的医疗费用。当时,德国在治疗儿童白血病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丘索维金娜清楚,这是最后的希望了。可是一个被视作国民英雄的运动员,独立撑持了国家的体操运动这么多年,想要转而为对手国效力又谈何容易?“叛国”“变节”的骂名扑面而来,就连最了解情况的教练,也不支持她,说她背叛了人民。
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协会为此还专门召开会议,号召所有人投票反对她离开。其中甚至有代表诬陷她利用孩子的病实现移民的目的。
“如果他敢在我面前这么说,我一定会朝他开枪,或者掐死他!”丘索维金娜愤怒了。她能理解国家对一名优秀运动员的重视,也可以接受人们对自己离去的失望,但谁要是往走投无路的母亲身上泼脏水,她会吃人。难道要看着儿子去死?决不。
她热爱自己的国家,但为了让孩子能活下来,丘索维金娜不得不忍痛到了另一个国家效力。所有的骂名,她默默扛了下来。
04.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几经周折来到德国,阿廖沙住进了最好的医院,获得了最好的照顾。俱乐部还为丘索维金娜母子办理了身份证明和医疗保险,替她们垫付开销,筹集善款。
虽然对方并不急于让她恢复训练,让她多陪孩子适应环境,但负债累累的状况又哪里容得她多歇一天?
那几年的经历不堪回首。每天在场馆里拼尽全力地训练,再苦再累也要挺着,心里再多的情绪也要忍着。一身疲惫地回到医院,看到的是做完化疗难受得说不出话走不动路的儿子,还有医院肿瘤科永远冷得像冰窖的氛围。好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以后,阿廖沙的情况慢慢地好起来。也许是心定了的缘故,丘索维金娜的竞技状态也跟着稳下来。
2006年,她获得德国国籍。在2006年的体操世锦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接连为德国队斩获奖牌。
北京奥运会上她更是凭借“丘索维金娜跳”摘得跳马银牌。那一年她33岁。
有人好奇她怎么把状态保持得这样好。但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过训练30多岁体操女运动员的成熟方法。一切都靠慢慢摸索。她毕竟不年轻了,身体状态好的时候一天还能练上5个小时,不好的时候只能练半小时。
对于参加哪些比赛可以获得最大效益,她早已总结出一套办法——参加完一次世界性大赛后,她需要两个月的恢复期来让身体放松,不做技术性练习。她不会连续参加两站体操世界杯的比赛,因为身体吃不消这样的强度。除此以外,能参加的比赛她都会去。她是真的豁出命去参加每一场比赛。
即便阿廖沙的医疗费通过各方的帮助得到了解决,一切都在好起来,她仍旧全力以赴地对待每一场比赛,为了孩子,也为了报恩。她对儿子说出的那句:“你未痊愈,我不敢老”,让许多人闻之泪下。
生活走过了一个轮回来到新的起点。就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丘索维金娜又接到电话,得知阿廖沙的身体已基本好转,出院后只需要定期接受复查。
这一个好消息,抵过世上所有的金牌。北京也从此成为她的福地。
05.你已痊愈,我还不老
满天乌云散去,母爱终于战胜了死神。丘索维金娜带着更轻松的心情继续为德国征战。这种感情,已经超过了最初单纯的商业承诺。这个国家于她有救命之恩,怎么回报都不过分。她不能刚达到目的就撤火。
2008年在瑞士的国际体操比赛中她的跟腱断裂,此后又做了两次肩膀手术。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年纪受这么致命的伤,不想退役也不行了。丘索维金娜自己也一度觉得坚持不下去了。养伤期间,她观看了残奥会的比赛,忽然觉得和身体残缺相比,受点伤好像也算不得什么。
一年的修复之后,她又投入了训练。坚守近20年,那块体操场地仿佛生出了某种魔力,让她离不开,舍不下。
2011年,她用一枚欧洲锦标赛跳马银牌,再次向德国表达了感激之情。
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代表德国获得跳马第五名之后,游子终于想要回家了。
一个运动员几年里两次改换国籍,这事实在少见。但背后的原因让所有人都深受感动。丘索维金娜的回归申请,也让当年质疑她有移民倾向的国人自行打脸。
最终,国际体操联合会拿出了最大的理解和包容,给了丘索维金娜特批政策。再次做回祖国的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37岁了。
祖国啊,女儿回来了,让我用这不再年轻健康的身躯,再为你争得荣誉吧!
2013年,在斯洛伐克举行的第26届特尔纳瓦体操比赛中,乌兹别克斯坦选手丘索维金娜战胜了俄罗斯老将帕夫洛娃,获得全能冠军。
2018她摘得了雅加达亚运会跳马比赛的银牌。
之后的世锦赛,她又完成了4个项目的比赛,攒够积分,拿到了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那将是她第8次出现在奥运赛场。
岁月静静流淌,46岁的丘索维金娜好像全然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如果说为儿子比赛的那些年是一段考验期的话,接下来的日子更像是通过考验之后的补偿,她要为自己去比,为兴趣去比。她已进入人生的自由王国,不再执着于胜败得失,无论得到多少分数,她都是当之无愧的王者。赛场之外,健康成长的儿子是母亲最大的快乐来源。
阿廖莎22岁了,正在德国求学。德国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也给了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国际化的思维。
他像许多孩子一样爱好运动,梦想多多。足球篮球和体操都玩得不错,对未来的志愿一会儿是银行家,过几年又变成了卡车司机。
唯一和别的年轻人不同的是,20岁的大小伙子仍然和妈妈亲密无间,无话不说。
虽然身处两地,他还是经常要嘱咐妈妈训练的时候别做危险的动作,要好好睡觉。就连在夏令营里偷亲女孩的事,都会讲给妈妈听。
所谓历劫重生,所谓苦尽甘来,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苦水里泡过的果子,剥了皮反倒分外甘甜。
如果能在最后一次奥运会上夺金,自然是对这辈子体育生涯的最好总结,也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但如果不行,也没有关系。
走过生命的惊涛骇浪,瘦小的女子已重新赢得命运的眷顾。她所走过的历程,也拥有了史上最高的难度系数。
手手君后记:
熟悉 大手牵小手 的朋友都知道,手手君这些年在持续写“女性系列”,这些女性可能很卓越,也可能很普通,但有一点是同样的——活得认真。
与时光携手,让岁月低头,丘索维金娜是被命运摔打过的女人,也是被时间遗忘了的女人。
看着满脸皱纹的她依然能在体操器械上跑跳腾跃,就像看到田径跑道上,得了冠军的人还比对手多跑了一圈,完全不是厉害、优秀可以形容,而是不可思议到了可怕的地步。
如今的体操赛场上,她不需要骄人的成绩,不需要新颖的动作,只要来了,比了,就已赢过所有的人。
这一切的最初,不是因为她的体质异于常人,而是因为儿子的病,让她义无反顾。
一个人可以为爱走多远?丘索维金娜的答案是一直走下去。
假如这世上真的有一种角色可以无坚不摧,那一定是,母亲。
这一篇文章,与所有的老母亲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