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上杭“台青农场”辣椒产业升级 金融支持助推发展
(台湾《文旅汇报》记者2025年8月21日综合报道)仲夏的阳光洒在田野,福建上杭台创园才溪镇溪北村“台湾青年拎包创业农业基地”里,火红的辣椒在风中摇曳,一派丰收景象。工人们正将晾晒好的辣椒分拣、装箱,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这里种植的正是今年首次在福建大规模试种的“宝岛美人椒”。
试种成功 推动规模扩展
“这是今年福建首批试种500亩的宝岛美人椒品种,它产量高、口感好、抗病力强,市场认可度高。”福建上台红农业综合开发企业董事长庄久毅介绍。随着试种成功,9月起种植规模将扩大至3000亩。
在今年高温和台风频发的气候条件下,公司多次组织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帮助农户解决种植难题。庄久毅表示,未来将带动周边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为上万农户开辟增收渠道。

深加工布局 增强产业附加值
除了扩大种植规模,企业还将发展深加工产业链。“我们计划明年建设标准化生产车间,生产辣椒粉、辣椒段、辣椒丝、辣椒酱等制品。”庄久毅说。车间建成后,预计可吸纳180名农户就业,并推动“上台红”辣椒系列产品进入国内大型食品企业供应链。
目前,基地已建有加工车间和保鲜库,为打造知名品牌做准备,向“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发展迈进。

台青模式 形成合作合力
“这个项目投资少、风险低、收益高,适合台湾青年跨海来创业。”厦门上台红企业管理公司管宥杰表示。
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涵盖种植、收购和销售,既降低了台湾青年来闽创业门槛,也为地方农业注入新活力。随着规模化、链条化、标准化、合作化的发展模式逐渐成型,辣椒产业正在走出一条特色化的路径。

金融助力 破解发展难题
8月12日,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总行、龙岩市分行、上杭县支行等负责人来到基地调研。在上杭县台办领导陪同下,台青农代表管宥杰及农场管理人员杨总监、洪副总详细介绍了辣椒种植情况。
当前,基地流转500余亩土地,辣椒年产量超过9000斤,主要销往湖北、江苏等地,价格较往年更具优势。为解决资金问题,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组建专门服务小组,采取“全流程审核、一站式服务”的方式,提供“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加大支农信贷投放,切实帮助基地破解融资难点。

展望未来 融合发展潜力大
在政策和金融的双重支持下,“台湾青年拎包创业农业基地”正逐步展现示范效应。未来,基地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拓展产品多样化发展,推动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这里不仅是辣椒生产的聚集地,也将成为台湾青年创业、两岸农业合作、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火红的辣椒背后,正孕育着福建农业升级与乡村发展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