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忠博士专栏

年轻人乳腺癌有哪些特点

2015年1月16日下午,年仅33岁的著名青年歌手姚贝娜被乳腺癌夺走了宝贵生命。 她是一名深受听众喜爱,曾获得无数荣耀和辉煌的年轻歌手。 不知她是否会把美妙的歌声带到天堂,但可以确定带着无数人的热爱和遗憾。花样年华,英灵早逝,过去几天人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着怀念与哀思。愿她一路走好。今天以这篇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博文,表达对姚贝娜哀思,惋惜及怀念。

年轻人(一般指40岁以下)乳腺癌有哪些特点
乳腺腺癌是女性最常见肿瘤。尽管任何年龄的女性及男性都可以患乳腺癌,但它主要影响40岁以上的女性,40岁以下的女性只占全部女性乳腺癌的6-8%左右。 但却是女性15-39岁年龄组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该年龄组全部恶性肿瘤的约14%。尽管近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的乳腺癌全人群年龄标化发病率基本稳定甚至略有下降,2013年美国CDC的一项报告显示,15-39年轻乳腺癌发病反而呈现上升。 中国的情况非常令人担忧,各年龄组乳腺癌发病率在急速上升(见图)。 中国虽然没有准确的乳腺癌发病统计,但最近的一项研究估算每年约有22万新乳腺癌发病,而且这个数字还会快速增加。

图一: 中国大陆乳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与其它国家/地区对比 (来自2014英国癌症杂志),目前中国还属于乳腺癌低发病国家,但上升趋非常势明显。

 

图二:中国香港乳腺癌发病增加趋势图 (来自2014英国癌症杂志),中国大陆乳腺癌发病增加趋势有过之无不及。

 

图三: 北京是重要肿瘤发病趋势粗率(未进行年龄标化,网络图片)

同中老年人乳腺癌相比,40岁以下年轻人的乳腺癌有以下特点:

1. 发病: 40岁以下乳腺癌发病约占全部乳腺癌的6-8%, 但上升趋势明显。

2. 病因:尽管对乳腺癌发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白,但总体讲乳腺癌是遗传因素(包括非遗传性基因突变)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3. 遗传因素:许多40岁以下乳腺癌有家族史性遗传因素,或非遗传性基因突变(Bad luck)。已确认的与导致乳腺癌的两个基因突变基因为,BRCA1,及BRCA2。携带着两个基因突变的女性,乳腺癌发病会明显增加,而且发病早。

4. 筛查:同中老年乳腺癌相比,年轻人乳腺癌早期诊断困难。第一,年轻女性的乳房相对坚实,因此小的结节不宜被发现,往往一旦发现往往为时已晚。再有,多数情况下乳腺癌被认为是中老年疾病,因此年轻人出现早期症状时往往被忽略。

5. 预后:年轻乳腺癌病人,往往进展快,对化疗反应差,因此预后比中老年乳腺癌预后要差,生存率低。

6. 社会支持:因为乳腺癌病人多数为50岁以上的群体,许多社会关注及服务也多着重在在中老人群。因此针对年轻乳腺癌病人特定服务支持也少,往往孤独无助,甚至连找到病友都困难。相关研究也表明年轻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差。

7. 对性生活及生育的影响: 即使病人痊愈,但放疗化疗对未来的生育会有严重影响。因此医疗机构应当向病人提供这方面咨询服务。病人可以在接受治疗前选择人工获取卵子保存,以备未来可能的试管婴儿。

预防年轻乳腺癌建议:

1. 如果有明确家族史(特别是早发乳腺癌家族史),应当进行相应的遗传咨询及DNA检查。

2. 如果确认有BRCA致病遗传基因突变,需要长期密切观察与定期检查。也可考虑预防性乳房摘除(prophylactic mastectomy)。比如美国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携带BRCA1突变基因,于2013年选择双侧乳房摘除以预防未来乳腺癌发生。因为60%以上的BRCA1遗传突变的携带者注定未来会患乳腺癌。

3. 鉴于年轻人乳腺癌发病明显比中老年人低,平衡利弊目前流行病学证据不支持40岁以下女性定期X-光筛查。另外,因为女性乳房坚实,X-光筛查效果不好,假阳性率高。 但如有明确家族史,应但考虑敏感度及精确度较高的CT检查。

4. 学会自己检查乳房的正确方法,定期检查并,注意乳房异常征象。 美国抗癌协会建议20岁以上的年轻女性,应当至少每三年让专业人员作一次乳房检查。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烟饮酒,合理平衡膳食,减少红肉摄入,不熬夜,体育锻炼等等。

6. 药物预防:存在乳腺癌高风险的绝经前女性也可与专业人员商讨药物预防乳腺癌(chemoprevention)。常用的预防性药物是三苯氧胺(又名它莫西芬,Tamoxifen)。因其副作用一般三苯氧胺多用于乳腺癌术后的复发预防。

7. 婚姻生育对乳腺癌发病有明确影响, 如果建立家庭,最好在28岁以前要小孩。如有可能,要母乳喂养婴儿。

8. 尽管有争议,但多数流行病学研究研究显示,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因此,年轻女性应尽量减少避孕药使用,而采取其它避孕措施。另外,也有研究表明,人工流产也会增加乳腺癌发病。

 

作者简介:多伦多大学预防医学博士,加拿大纽芬兰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美国行为健康学院院士(fellow, American Academy of Health Behavior), 天津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等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